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经济 > 正文

厦门: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

2025-06-06 09:25:38  作者: 陈泥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

厦门出台促发展措施,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升级规模50亿元的产业链创新基金,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赛道,市场化遴选优质机构共同开展产业链链式投资,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升级规模50亿元的科创风投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

新设规模50亿元的并购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并购或上市,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泥)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强力推进产业项目攻坚行动,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厦门市财政局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厦门市运用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对接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产业图谱,规范和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培育耐心资本,赋能“四链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瞻布局好赛道好技术好资产

升级规模50亿元的产业链创新基金,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赛道,市场化遴选优质机构共同开展产业链链式投资,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根据合作基金的产业培育效果等综合贡献开展绩效“赛马”,评价结果作为实施激励的核心依据。

升级规模50亿元的科创风投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其中直投种子初创期企业的规模占比不低于30%,政府投资基金出资比例上限放宽至70%,参股基金存续期上限放宽至12年。科创风投基金按约定方式投资退出时,可免评估、免挂牌。

新设规模50亿元的并购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并购或上市,并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消费健康等领域设立企业风险投资(CVC)基金,支持龙头产业、上市公司等企业,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打造“全智快”一体化服务体系

分产业链建立保障项目落地要素资源库。编制空间载体清单、企业联盟清单、应用场景清单,帮助企业更好融入产业生态。

运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构建“投、补、贷、保”全周期支持体系,通过“投贷联动”“投保联动”,将政策和各种金融工具协同,实现叠加放大效果,助力基金投资企业更好发展。

打造“融天厦”智能化平台支持产融对接。提供“找项目、找融资、找路演、找智库”等服务,方便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开展信息交流,构建“自主选择+主动撮合”的资金供应链超市。企业登录微信小程序,即可实现“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申请,提出申请后将有专人对接。

建立投资项目快速筛选机制。引入智能化评估系统,让项目更快速落地。同时,优化基金设立“照前会商”机制,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在申报材料齐备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让基金设立更方便。

管理机构与参股基金正向激励

完善母基金管理机构激励机制。对基金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对基金的综合政策效果评价和绩效结果运用。

健全参股基金激励机制。根据综合经济贡献情况,分档给予超额收益奖励。对推送项目质效靠前的合作基金,政府投资基金后续出资比例可以上浮。完善约束机制,加强存量基金投资效果跟踪评估,对质效不佳的基金,可依规通过整合重组、优化投向等方式提质增效。

容错免责与风险防范双管齐下

能否建立机制容忍正常的投资风险,对培育耐心资本非常重要。因此,《若干措施》还提出,建立容错机制,不以单项目、单一年度盈亏为考核依据,制定尽职免责的标准和流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在风险防范方面,《若干措施》明确要求规范分级决策、完善风控体系、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新设基金评估论证,完善关联交易制度,规范财务绩效管理,对违法违规情形严肃处理。

链接

“融天厦”怎么进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融天厦”打开,即可进入“融天厦产业投融资平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