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民生 > 正文

侨宅“我素庐”变身翔安华侨馆

2025-04-15 09:14:12  作者: 曾嫣艳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侨宅“我素庐”变身翔安华侨馆

位于澳头社区,始建于1934年,现设四大展区展示闽南华侨文化

翔安澳头“我素庐”。(记者 张奇辉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曾嫣艳在翔安区金海街道澳头社区,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侨宅——“我素庐”,静静地诉说着闽南华侨的奋斗历程与家国情怀。始建于1934年的“我素庐”,由新加坡华侨蒋骥甫归国后倾力打造。它是海外游子寄托乡愁的情感纽带,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曾扮演重要的角色;它见证了抗战的烽火岁月,建筑外表留下了深深的弹孔……

如今,这座充满故事的老建筑以崭新的面貌重新亮相,成为翔安区首个区级华侨馆。它不仅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闽南华侨文化的窗口,也在厦门全力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进程中,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为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澳头侨宅

见证岁月沧桑

这座侨宅坐落于澳头社区怀远湖畔,是一幢欧式两层建筑,始建于1934年,占地近400平方米,其造型和规模在当地实属罕见,两厢为半圆形前突,正面立有8根罗马式圆柱,柱式为古希腊爱奥尼柱式加中国式的花卉雕塑,两柱之间以花卉浮雕相连,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气息。

侨宅的主人是澳头著名华侨蒋骥甫。他早年赴新加坡,创业成功后与爱国侨领陈嘉庚一同创办了橡胶园。蒋骥甫心系家乡,热心公益,不仅捐资兴办学校,还积极参与家乡的各项建设,捐建码头、修路造桥、兴修水利……“我素庐”便是他归国后,为了寄托乡愁、彰显品位而精心建造的宅邸。

1926年,蒋骥甫在澳头创办觉民学校,学生免费入学,学校一切费用由他负责。抗战时期,“我素庐”曾作为觉民小学校舍与地下组织活动据点,承载着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这座侨宅曾一度被征用为派出所,还做过生产大队部办公场所。

修旧如旧

焕发新生光彩

“我素庐”不仅是精美的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充满故事的老建筑面临着衰败的危机,险些成为危房。

修缮“我素庐”的呼声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去年5月,相关单位启动了修缮工程。修缮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风貌基础上,将这座侨宅重塑为独具特色的翔安华侨馆。

华侨馆围绕“翔安华侨的出洋与回归”主题,设四大展区,生动地讲述华侨们的奋斗史和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一封封侨批如鸿雁传书,满载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此外,华侨馆还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与实物展示,讲述了翔安华侨在海外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

华侨馆内通过侨批展示、沉浸式沙画、互动多媒体等手段,让历史文化变得“可看、可听、可触摸”,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文化碰撞

铸就独特魅力

“我素庐”的重生,不仅是闽南华侨文化的一次璀璨绽放,更是多元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

作为澳头这个侨乡背景深厚的社区里的一员,“我素庐”承载着近代闽侨文化的集聚、传承与创新。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化的展示手段相结合,为人们呈现了一个既古老又时尚、既传统又现代的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闽南文化、华侨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铸就了“我素庐”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同时,它也成为展示厦门历史文化遗存与底蕴的重要窗口,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与关注,为厦门的文化事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厦门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步伐不断加快,“我素庐”这座侨宅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与价值,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传承与弘扬闽南华侨文化的重要载体。

名片

“我素庐”位于翔安区金海街道澳头社区怀远湖畔,始建于1934年,主人是澳头著名华侨蒋骥甫。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