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灯市
2025-02-18 11:45:12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元宵节的脚步渐近,听说附近老街里有个热闹非凡的灯市,专卖各式各样的花灯,满心期待的我,决定去那里挑选一对灯笼,好让女儿也感受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 刚踏入灯市,热闹喧嚣便扑面而来。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还有那一盏盏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灯,将整个灯市装点得宛如梦幻世界。 不远处,一位竹骨扎灯匠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他坐在小马扎上,面前摆放着粗细均匀的竹条、雪白的宣纸、五彩的颜料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工具。只见他双手熟练地拿起一根竹条,轻轻一弯,那竹条便乖巧地按照他的心意弯曲成想要的弧度。他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竹条之间,用细麻绳迅速地将竹条固定,动作一气呵成。每一个结都打得紧实而整齐,透着一种质朴的美感。 我忍不住上前攀谈,他笑着说,自己扎灯已经几十年了,从年轻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学这门手艺,一开始只是为了生计,后来却越做越喜欢,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学这个,觉得又累又不挣钱。可我就觉得,这一盏盏花灯里,藏着咱老祖宗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不能丢啊。”他的眼神里满是眷恋与坚定,手上的动作却一刻也不停歇,不一会儿,一个精致的灯笼骨架便在他手中成型了。 继续往前走,一个老字号摊位前围满了人。我好奇地挤进去,原来是一盏精美的走马灯在展示。这走马灯的主体由薄如蝉翼的绢纸制成,框架则是雕刻精美的木质结构。灯的四周绘着一幅幅传统故事的画面,有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大闹天宫,每一幅都栩栩如生,色彩鲜艳。点燃灯中的蜡烛,热气升腾,带动灯内的叶轮转动,画面便在光影流转中缓缓移动起来,仿佛那些古老的故事正在眼前一一上演。看着这盏走马灯,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回到了童年,那时的元宵节,也是这般热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着花灯,听长辈们讲述着这些古老的传说。 灯市的一角,几个孩童正在追逐嬉戏,他们的欢声笑语如同银铃般清脆。其中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一盏鲤鱼灯,那鲤鱼灯造型逼真,红色的鳞片在灯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大大的眼睛透着灵动的光芒。小男孩高高举起鲤鱼灯,欢快地奔跑着,嘴里还喊着:“我的鲤鱼要飞了!”其他孩子在后面紧追不舍,脸上洋溢着纯真无邪的笑容,那笑容比这灯市上的任何一盏花灯都要灿烂。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灯谜摊前。摊主是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面前悬挂着一张张写满谜面的纸条。我随意挑了一张,上面写着:“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 。(打一动物)” 我一时有些疑惑,陷入了思考。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困惑,笑着说:“猜灯谜啊,得从谜面的每一个字入手,联想它可能代表的意思。就像这个,‘织网’‘等蚊虫撞’,你想想,生活里哪种动物是这样的?” 经他这么一提醒,我恍然大悟,脱口而出:“是蜘蛛!” 老人赞许地点点头,还和我分享了一些猜灯谜的小技巧,比如利用谐音、拆字、会意等方法。我们还聊起了岁时文化,老人感慨地说:“这些灯谜啊,都是自古留下来的文化瑰宝,里面蕴含着对生活的观察和对自然的理解。在不同的节日里猜灯谜,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纪念。” 在灯市逛了许久,我买到了一对漂亮的灯笼,是传统的大红色,上面绘着寓意吉祥的牡丹图案。离开灯市时,夜幕已经降临,华灯初上,整个灯市更加璀璨夺目。我提着灯笼,心中满是收获。这一趟灯市之行,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那些精美的花灯、有趣的灯谜、传承手艺的匠人,还有人们脸上的笑容,都让我深深体会到,传统文化就像这灯市上的灯火,虽历经岁月,却依然熠熠生辉,照亮着我们的生活,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来源:集美报)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