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奋进集美 > 集美报 > 正文

年俗里的“鱼文化”

2025-02-18 11:44:36  作者: 尚继慧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无鱼不成席”,在中国年俗的盛大画卷中,鱼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尾尾灵动的鱼,穿梭在岁月的长河里,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意蕴,宛如一首悠扬的古曲,在每一个新年的喜庆氛围中奏响。

鱼,尤其是鲤鱼,年俗文化里闪耀着吉祥的光辉。“鱼”与“余”同音,这巧妙的谐音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语言密码,让“年年有余”的美好祈愿在人们心间生根发芽。每到新年,阖家团聚的餐桌上,那一条完整的鱼便是这一祈愿的具象化身。它静静躺在盘中,像是一座满载希望的宝库,象征着这一年将会有结余,家庭的财富、幸福和好运都会有所盈余,就像那涨满的谷仓,永远不会匮乏。

“鲤”又与“利”相同,商人们对鲤鱼更是青睐有加。商肆店铺开张之日,那蓄养鲤鱼的鱼缸被恭恭敬敬地放在门前,宛如一位招财进宝的使者。鱼儿在水中自在游动,似乎在预示着生意场上的顺遂如意,收益盈利如那潺潺流水,源源不断。鲤鱼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人们对财富和繁荣的无限憧憬。

鲤鱼的吉祥意义还远不止于此。它犹如一位传递爱意的浪漫使者,在文化的长河里泛起层层浪漫的涟漪。“鱼雁传书”“鲤鱼洒子”“鱼传素尺”这些美好的词汇背后,是鲤鱼被赋予的爱情象征意义。它优美的体态、鲜艳的色泽和与人亲近的性格,仿佛是为爱情而生的精灵,在古老的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穿梭,将爱情的甜蜜与美好传递给每一个听闻的人。

“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如同一盏高悬的明灯,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前行。黄河内的鲤鱼跳过龙门之后便化龙而去,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蜕变。寒门学子们把自己比作那奋力跳跃龙门的鲤鱼,现代社会中的各类升学考试和职位竞争便是那难以逾越的龙门。他们在书桌上挑灯夜战,怀着鲤鱼跃龙门般的壮志豪情,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命运的逆袭,从平凡走向辉煌,就像鲤鱼从浑浊的河水飞身化龙,去拥抱那片更为广阔的天空。

回顾历史,春秋时期孔子的儿子因鲤鱼而得名,这一佳话让我们看到鲤鱼作为祥瑞之物在当时就已深入人心。而在民间的艺术创作中,鲤鱼的形象更是无处不在。在年画或剪纸里,天上云龙飞舞,水中鲤鱼翻腾,那龙首鱼身的形象和鲤鱼翻越龙门的画面,承载着人们对科举及第、功成名就、仕途顺利等诸多美好的向往。

在年俗的舞台上,鱼还扮演着祭祀祝福的重要角色。从古老的祭祀仪式到日常的人际交往,鱼都是不可或缺的祭品和礼物。它就像一位默默的使者,在人们与神灵、人们与亲友之间传递着敬意与祝福。当旧历新年迎财神时,那一对“元宝鱼”是必备之物,此时的鲤鱼又被赋予了财神爷的意义,仿佛带着财神的恩泽,为家庭带来新一年的财运亨通。

中国的鱼文化源远流长,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汇聚了图腾崇拜、丰稔物阜、祭祀祝福等诸多内涵。在这其中,鲤鱼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年俗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路。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寄托。在每一个新年的喜庆氛围里,鱼文化都将继续传承下去,如同那古老的歌谣,永远在人们的心间回荡。

(来源:集美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