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休闲旅游 > 正文

China Travel爆火鹭岛 “长满 ”老外

2025-02-10 09:15:13  作者: 崔晓旭 孙春燕 郑丽金 陈磊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如何接住这“泼天的流量”?

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外籍旅客纷至沓来,如何接住这“泼天的流量”,在全球快速“圈粉”呢?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厦门早已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免签只是第一步,入境游产业端也要跟上节奏,提升旅游产品对外国人的吸引力,通过更精细化的旅游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全方位保障,让老外玩得舒心

高崎边检站推出系列便利举措,如在高崎国际机场口岸启用“外国人入境卡”线上填报系统,优化信息采集,解决外籍旅客填报拥堵、排队和候检时间长等问题;增派外语志愿服务团队民警,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政策咨询、语言翻译等志愿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外国游客,厦门成立旅游推广国际志愿者“风尚联盟”,首批35名志愿者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为海外客人提供导览翻译志愿服务。还有不少的文化义工穿上中式服装,为外国游客们打造沉浸式的中国文化体验之旅。同时,厦门文旅部门在机场、码头、景区打卡点与街区设置旅游服务驿站,提供旅游咨询、投诉调解、翻译交互和义务向导等便利服务。

在厦门重点文旅场所新增布设外卡POS机144台、外币兑换点13个,构建包容多元的支付环境。目前,全市78家星级饭店及主要未评星高档酒店共布设外币兑换点76个、外卡POS机708台。其中,四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35家)已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外币兑换服务全覆盖。厦门13家国家级5A、4A级旅游景区,均已设置线下购票窗口,配置外卡POS机,并支持现金支付。入境旅客凭出入境有效证件(永居证、护照、港澳台居住证、港澳台通行证等)可实现线上、线下便捷购票。

针对国际漫游来访客户,中国移动特推出7天版30GB和100分钟、15天版50GB和200分钟、30天版80GB和300分钟等多款国际卡短期套餐。套餐内包含国际长途语音、国内通话、通用流量等外籍客户刚需服务,有效满足客户短期通信需求。中国移动客服热线10086也设立英语专席。

深挖文化内涵,创新开发旅游产品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彭军介绍,市文旅局指导和鼓励旅游企业创新开发“中转+城市游”系列个性化旅游产品,让入境游客利用航班中转时间,开启在厦“微旅行”。“针对中转游,我们推出上午、下午、晚上3条特色线路。每条线路游玩时间约3小时,时间虽短,但能让游客感受厦门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生活方式等。”厦航国旅导服中心副总经理陈今说,“现在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通过电子邮件预订中转游相关产品,这一热度还会继续攀升。”

厦门旅游业者直言,外国游客以自由行和家庭出游为主,基本以小包团的形式,产品研发方面会更加贴近个性化、定制化。除了传统讲解服务外,一些亲身体验的特色服务可以带外国客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一个典雅的中国最能够吸引外国人,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福建要充分发挥‘世遗’优势。”彭军介绍,市文旅局联合龙岩发布十条“外国人过境240小时免签”厦龙联程旅游线路,匠心推出以鼓浪屿、永定土楼“双世遗”为核心亮点的旅游产品,将厦门的海滨风情与龙岩的山水人文、红色遗迹巧妙串联,让国际游客感受自信、欢乐、美好的中国。省外方面,与大同、南京、西安推出联城旅游产品。

记者观察

走向“长红”,厦门还有什么“牌”?

老外来中国,尤爱中国文化。无论是兵马俑、故宫、长城等经典打卡点,还是穿汉服、戴簪花、做漆扇等国风新体验,种种风貌带给外国游客的,不止于新鲜体验,还有中国之道。与此同时,市井“烟火气”与高科技相融,也给外国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过去一年,以文化遗产“出圈”赋能文旅市场“出彩”的模式,在很多地方被成功实践。泉州的非遗项目“闽南簪花”,以其独特的新奇感和体验感,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游戏《黑神话:悟空》让山西的遗产文物成为“新晋网红”,直接带旺了山西的旅游人气。旅游本来就是一件既要面子也要里子的事,只有里子充实,才能真正撑起面子。既有“里”又有“面”,已经持续走向“长红”的厦门还有什么“牌”?

不妨从外国人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元素(比如瓷器、福建茶)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蕴含的历史流传出发,或许能让厦门魅力更加出挑。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既做自己,也交朋友(城市联盟),以大文旅格局服务好游客,展现厦门魅力、福建魅力,才能共同发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