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代表委员围绕“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2025-01-22 09:45:47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君宁 袁舒琪)科技集群、科技强度跃居全球城市第72、76 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3.4%;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2024年,厦门市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推进。 已集聚了大量科技创新资源的厦门,如何进一步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今年市两会现场,“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区域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等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他们纷纷围绕“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关键词 培育未来产业 近年来,厦门市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加速起势。代表、委员们对强化未来产业在制度、人才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提出建议。 “未来产业是前沿技术推动下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新兴产业,以满足经济社会升级需求为目标,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作用。”市政协委员涂锦波表示。他建议进一步加快未来产业发展,鼓励存量企业通过自建或共建等方式,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他建议,探索运用“研发+总部+委外制造”的模式,在厦门市中心城区布局建设或引进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强化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制造、可靠性验证等转化服务能力,加快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发展。 在市人大代表黄艺鸿看来,未来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更需高度重视、持续发力。“实验平台是技术产品创新重要支撑要素,设备投入和运营费用高。”黄艺鸿建议,一方面应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新能源、储能、电力电子等行业,结合未来产业,持续加大投入,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另一方面,可以争取与高校、国家级实验室或技术中心联合建设厦门分中心,提升产业创新研发在实验、测试方面的水平。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方能筑牢创新之基。黄艺鸿还建议,支持院校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促进产学研融合,形成本地的创新体系发展机制,弥补企业基础研发短板,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此外,应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成果转化出来”。 关键词 区域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内容。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是厦门市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协同发展的关键。为此,市政协委员张文惠建议,要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打造“海丝”创新第一站。 “以厦漳泉创新发展一体化为战略引领,深化厦漳泉区域创新分工,让厦门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创新资源集聚地与共享地、厦漳泉产业供应链联动中心。”她建议,依托厦门大学等一流高校、国家科研机构、领军企业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等载体,加快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此外,探索“技术研发+资金投资+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模式,打造厦漳泉创新走廊,带动整体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网络。 协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张文惠建议,在航空航天、油气、医药、信息等技术领域,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鼓励建设离岸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举办“ONCE”等国际大科学计划科学大会,面向全球吸引、集聚高端人才,深化国际合作协同攻关、多学科融合发展。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在产学研合作领域,以高校为主体的科研平台在成果转化及产业创新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市场转化意识不足等问题,市人大代表沈剑云认为,企业与高校院所因需求不同,导致对接不畅,难以真正激发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驱动作用。 沈剑云建议,进一步深化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合作,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平台;面向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依托产业链构建集群创新体制。例如,依托龙头企业引进或联合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企业,共建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提炼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需求,以“揭榜挂帅”形式发布,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发力,实现产业引领的创新驱动。 沈剑云还认为,要切实落实科研打破“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要求,推动高校的评价体系改革。“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束缚的源头就是其评价体系,”沈剑云表示,只有坚决贯彻破“五唯”的要求,教师和科研团队才有勇气真正投入产业技术创新之中,做出可落地、可产业化的科研成果。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