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2025-01-21 09:24:08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充分发挥自贸区优势助力厦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当前,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崛起,自贸区作为对外开放的战略前沿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区,已经成为发展跨境电商的重要平台。“厦门在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打造上成效显著,逐步形成寨上、机场、东渡、海沧、软件园三期等产业集聚区。然而,当前厦门跨境电商产业仍面临产业支撑能力较弱,缺少扎根本土的跨境电商头部企业;进口市场体量较小,进口保税仓建设滞后等问题。”市政协委员马英在代表致公党厦门市委的发言中表示。 马英在发言中提出五点建议:一要提升产业协同,促进自贸区跨境电商产业集聚。二要发挥厦门特色,打造自贸区跨境电商进口特色市场。三要深化政策创新,优化自贸区跨境电商监管体系。四要加强金融赋能,创新自贸区跨境电商服务体系。五要发挥物流优势,完善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枢纽。 数字化赋能 构建厦门红色基因库 厦门拥有众多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以及珍贵的历史资料,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许多珍贵的红色遗址、文物面临着自然侵蚀以及传承方式单一等挑战,其保护与传承工作刻不容缓。今年厦门“两会”上,厦门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厦门市委副主委、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王朝晖与厦门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林进川、厦门理工学院党委统战部部长陈越联名提交提案,建议通过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传承,构建厦门红色基因库,实现红色文化的永久保存和广泛传播。 王朝晖表示,厦门的红色资源分散在不同区域和部门,缺乏系统性整合,各相关单位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使得公众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厦门红色文化的整体脉络和丰富内涵。此外,现有的红色文化展示形式多以静态陈列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红色文化传播影响力受限。 为此,提案提出构建红色基因库、拓展平台传播渠道、创新红色文化数字化展示方式、实现红色文化永久保护、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建议。其中,由政府牵头,整合全市红色文化资源,建立一个涵盖红色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文物资料、红色遗址等内容的综合性数字化红色基因库平台。基因库平台支持检索与提取,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检索、提取提供便利,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设立“城中村博物馆”,见证特区蝶变 随着城中村改造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岛内城中村的拆除新建,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搬到岛外四区甚至离开厦门出“鹭”谋出路,给厦门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带来影响。今年厦门“两会”上,致公党界别提交了《建议设立“城中村博物馆”致敬特区合伙人 塑造就业友好城市形象》的提案。 厦门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厦门市委副主委刘军锋表示,城中村在城与村的二元规制下,体现着城市的发展节奏却又保留了村落的建筑肌理,也见证着厦门人、新厦门人、“厦漂”共建共享特区的历程。建议在岛内具有代表性的城中村择址建设“城中村博物馆”,收集已经拆迁和即将拆迁的城中村中部分可移动展品,如路牌门牌、有代表性的店招、有年代感的村民旧物等,以实体建筑和实物形式反映城中村变迁过程,作为城市发展的注脚,与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共同见证特区蝶变。 加强顶层设计,让“普职融通”更顺畅 一直以来,考上“一中”“双十”“外国语”等重点高中,是许多学生与家长追求的目标。与此相反,职业教育却普遍被轻视。“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长期影响着大多数人。 市政协委员杨筱娟建议,在增强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突破“重普轻职”狭隘观念的基础上,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有序推进普职融通建设。需建立与普职融通相匹配的国家资格框架制度,让学生在社会认可、工作机会等方面都显示出与普通教育相近的价值,实现技能证书和学位证书等值。 设立市域“银发智库”平台,激发银发潜能 如何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前者有较多的讨论和应对,“老有所为”往往被忽视。 市政协委员何燕珍建议,未来可考虑把发展老龄产业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制定完善就业政策和规章制度,既能更好保障低龄老年人的劳动权利,又能更好释放人力资源红利。一方面,建议设立市域“银发智库”平台,盘点、整合和利用银发人群的智慧价值。这个智库可汇聚各领域的退休专业人士,如医生、教师、工程师、法律工作者和能工巧匠等,形成一个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共享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具有银发优势的志愿服务项目。建立银发志愿者队伍,并与医疗机构、公共服务部门及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银发人员可以转化为医疗看顾人员、相互陪伴人员、专业技术维保人员、城市秩序维护人员等,使银发群体在医疗看护、公共服务、社区维护等领域实现其劳动价值。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