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思明区 > 正文

厦门市人大思明代表小组视察思明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

2025-01-15 09:06:28  作者: 吴燕如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破旧立新

环境大提升

大力度拆除违建,拓宽道路,车辆有序停放;增设休闲小广场、公共晾晒区,加紧推进社区食堂建设,满足居民需求……在筼筜街道屿后西社区屿后南里小区,代表们深入了解小区实现“屿后不落后,南里不困难”背后的故事。

建于1991年的屿后南里小区,原属于开放式无物业小区,存在楼房老、道路破、管网堵、环境差等问题。

社区党委以小区问题和群众需求为导向,针对小区改造方案及违建拆除、沿街店铺占道、垃圾投放点位设置等问题,累计召开近邻茶话会、征求意见会、自治小组座谈会30余场,与居民代表现场沟通20余次,做到充分沟通、凝聚人心,为改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让代表们印象深刻的,是屿后南里小区南侧花市的改造:高颜值的花店一条街令人赏心悦目。不过,改造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占道经营、污水横流、通行拥挤。小区党支部书记张秀玉作为花店的业主,全程参与小区改造。在她的带头发动下,社区摸排了每家花店的经营情况、店面需求等信息,商铺也做了一系列整改提升。如今店家自觉规范经营,做好门前三包。花市以“适当跨店经营”带动了整个片区市容市貌、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张秀玉笑着说:“现在花店一条街吸引很多人来打卡呢。”

画好老旧小区

治理“同心圆”

走进梧村街道文屏社区文屏山庄一期,映入眼帘的是近邻便民服务点、聚馨园、党员先锋岗等服务小区居民的窗口和平台。代表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谈,切身感受小区变化。

文屏山庄小区始建于1996年,其中文屏山庄一期共17栋,1050户。过去,这里存在设施老化、环境脏乱、邻里不和谐等问题。2022年,思明区“近邻·思民”专项活动全面开展,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有关区直部门、街道联动成立综合治理工作专班,开启文屏山庄综合治理行动。

治理前期,68名党员及百名志愿者在三周内集中入户收集民意,召开27场座谈会,形成8份问题清单并率先解决。在深度推进治理过程中,小区5个党支部组织架构进一步优化,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并选举产生新一届业委会。群众充分参与,每个楼栋组建自管小组,召开联席会议,制定居民公约。在具体提升行动中,形成“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修复路灯、修剪树枝、拆除违建等环境提升问题迎刃而解。

代表们了解到,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空前高涨。根据老人需求,社区党委、供餐企业、小区商家协会共同推动,在小区便利店设置助老取餐点;小区内长楼梯多,第一支部书记兼业委会成员仇惠婷发动党员认捐,为居民提供4套能歇脚的爱心桌椅;小区凉亭开设“文屏茶话会”,居民们边泡茶边议事,成功解决多个问题……画好老旧小区治理“同心圆”,文屏山庄实现了从“面子”到“里子”的蝶变焕新。

声音

市人大代表吕韶风:

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让老旧小区改造达到效果,我们可以理解为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次走访小区发现,成功改造的前提就是做到问需于民,才改造出了符合居民期待的居住环境。还有一大亮点是,这些小区普遍重视适老化改造,老人的需求得到充分重视。

市人大代表刘臻:

党建引领

重视民意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通过视察后我有两点比较深的感受,首先,改造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改造内容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污水管网、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改造,工作做得很细。其次,改造过程中注重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在改造中形成有温度的小区。

市人大代表薛江华:

多元共治

长效管理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三个小区虽规模不同,但在改造提升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夯实治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嘉美花园,不仅在改造中,在改造后也注重发挥街道、社区、物业、居民等多元共治的力量,实现长效常态管理。我认为深入挖掘居民中的能人达人,有利于培养队伍、服务居民,更深入地推动居民自治,推动小区治理提质增效。

市人大代表周晓芸:

群策群力

改善环境

老旧小区通常面临设施老化、环境脏乱等问题,小区改造后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提升,尤其增设了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不仅改善了小区面貌,更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像屿后南里小区,通过多方群策群力,攻克了拆除违建等难题,顺利完成改造,充分体现政府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坚定决心。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