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厦门新型显示产业较大幅度增长的关键答案
2024-12-26 09:04:12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屏”实力塑造发展新动能 记者走进火炬高新区,探访厦门新型显示产业较大幅度增长的关键答案 时间:12月中旬 地点:火炬高新区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露虹)小小一面屏,链接“新视界”。从手机、电脑、电视,到汽车、可穿戴设备,“显示无处不在”的今天,新型显示产业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作为国内最早发力新型显示产业的城市之一,厦门已形成新型显示技术全覆盖的产业布局,集聚上下游相关企业超2000家。今年来,伴随行业市场回暖,新项目产能释放,厦门新型显示产业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面对新型显示技术的关键窗口期,厦门如何锻造长板,推动显示产业向更高层次跨越,塑造发展新动能,变“优势”为“胜势”?连日来,记者前往厦门思坦、厦门天马微电子、友达光电等企业蹲点,探寻答案。 看应用场景 打开“新视界” 戴上AR眼镜,清晰、明亮的虚拟画面瞬时“浮现”在眼前,而视线却不受阻挡。这一神奇的显示效果,源自思坦科技研发的0.13英寸Micro-LED微型显示模组——一颗米粒大小的黑色芯片,接着几根排线“尾巴”。 12月中旬,在位于火炬高新区的思坦科技量产线,身着无尘服的工作人员正全力以赴赶制订单。“自今年6月投产以来,订单量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目前已实现可穿戴设备客户产品的交付。”厦门思坦半导体有限公司总裁曾彧说。 思坦科技量产线是国内首条Micro-LED单片键合量产线。在Micro-LED技术较量中,量产是衡量胜负的关键。为扩大领先身位,思坦的工程师们于微米间精益求精,提升产品良率。 曾彧说,新型显示技术的未来是跨界与破界,目前,思坦科技正加紧推进“深紫外Micro-LED无掩膜光刻技术”等新技术产品化验证,将Micro-LED技术融入光刻机等更多应用场景。 “以小见大”的微型显示,是“厦门屏”上新的一个缩影。随着信息技术快速演进,作为信息终端的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进入新一轮加速期,厦门显示企业积极开发多形态、高清化、交互化显示屏,扩大显示终端在手机、车载显示、医疗、IT等多领域的创新应用。 把握“屏联万物”机遇,天马微电子持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今年,天马在厦的两条LTPS(低温多晶硅)产线,预计今年全年车载产品出货量增长300%。”厦门天马董事会秘书钟健升说,天马自2022年推动LTPS向车载业务转型,眼下已步入“收获期”,天马厦门基地的车载产品涵盖中控屏/娱乐屏、仪表盘、HUD(抬头显示)等,覆盖主流品牌客户。 今年6月点亮的厦门天马两大新项目也有新进展:厦门天马光电子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于今年11月实现首批面板量产交付;厦门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Micro-LED产线目前已实现全制程贯通,计划明年开始小批量生产。 看车间变革 向“智造”跃升 车间,同样是观察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当“智能”融入制造,生产以秒计时成为常态:平均每4秒生产一块柔性屏,每9秒生产一块折叠屏,每6秒生产一块车载屏。 数字化转型,以“智”提质。厦门不少显示企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优化升级。 走进友达光电厦门工厂车载屏制造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场景跃然眼前:设备间“默契”配合,完成上下料工作;机器视觉精准“揪”出零部件缺陷,大屏幕上显示各条生产线实时动态……在今年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大考”中,友达光电获得四级认证,成为福建省第三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友达厦门工厂总经理李行贤说,智能化改造研发和生产,还延伸到了采购、设备、质量等链条。在“智造”的加持下,友达厦门工厂近四年生产效率提升了66%,更好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化生产需求。 从制造到“智造”,新型显示龙头企业除了自己“转”以外,还带动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一起“转”。 美塑是一家主营功能性精密组件的企业,为友达光电提供配套。在火炬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支持下,友达光电子公司友达智汇携手美塑,针对美塑产品少量多样的特点,打造物料管理系统。该系统在4月投用后,使物料管理效率提升了30%。 看研发机制 产学研深度融合 调研中记者发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已成为攻坚前沿技术的核心力量。 近日,“2024年度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十大进展”发布,国际上首款“RGB全氮化物芯片的TFT基Micro-LED全彩显示屏”位列其中。该项成果的产生,得益于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天马微电子等多方协同、合力攻坚。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李金钗教授介绍,这一成果证实了全氮化物显示技术的可行性,为未来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全彩技术方案。 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由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建,自2021年成立以来,聚焦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以Micro-LED显示技术为主攻方向,目前已与天马、三安、乾照等企业合作,形成体系化、任务型协同创新模式,推动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依托完善的产业生态布局,厦门积极引导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组建联动产学研、上下游的创新联合体,释放出集聚效应下的“化学反应”。一个个原创性技术成果,正在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