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湖里区 > 先锋湖里 > 本地聚焦 > 正文

解读湖里法院工作亮点

2024-12-25 08:46:45  作者: 谭心怡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解读湖里法院工作亮点

用法治绘发展新篇 以公正护民生福祉

湖里区人民法院用坚实司法实践奏响时代强音,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厦门日报讯(记者 谭心怡 通讯员 湖法宣2024年,湖里区人民法院以实干笃行回应新时代的司法命题——全院受理案件42762件,同比上升8.77%;办结37440件,同比上升5.28%。员额法官人均结案531.1件,继续领跑全省基层法院。

这一年,湖里法院以创新破题,用福建首例炼钢产能司法拍卖打开执行新局,高效审理723件知识产权案件为创新企业撑起一片法治蓝天,妥善化解全国首例涉科索沃地区国际商事纠纷,彰显涉外审判新标杆。

群众最关切的地方,湖里法院用温情回应——9312件民生案件妥善化解,打造“润禾”守护计划,让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走深走实;司法救助金发放增幅超160%,用公平托起民生温度。执行工作提质增效,7024件案件执结,执行款到账17.97亿元,“执前督促+司法拍卖”模式高效兑现当事人权益……

用法治绘发展新篇,以公正护鹭岛热土。2024年,湖里法院用坚实的司法实践奏响时代最强音,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公正审判 护航辖区平安

平安满意是和谐之基、人民之盼、法院之责。2024年,湖里法院以实际行动守护辖区稳定,审结刑事案件677件,判处罪犯900人,展现了法治的权威和担当。

在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中,湖里法院成功审结涉恶案件47件65人,持续为社会清除隐患。妥处线上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案、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及关联违法犯罪案件90件126人,涉案金额超1.6亿元,用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始终是湖里法院工作的重点之一。2024年,湖里法院加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用司法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屏障,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8件44人。积极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新聘任30名“合适成年人”,及时为法定代理人缺位的涉案未成年人提供监护补位,与多家学校构建未成年人保护联动机制,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法律与心理的双重呵护。

平安的守护不仅在于追惩犯罪,更在于预防。在医食药安全方面,审结湖里区首例妨害药品管理案暨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为群众用药安全筑牢法治防线。惩治“蝇贪蚁腐”,打造“清风颂廉”惩教结合审判模式,350人次到院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

湖里法院积极开展法治宣传,通过原创禁毒动漫、开展禁毒知识问答、社区普法等活动,全面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为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贡献了重要力量。

未来,湖里法院将继续以公平正义为旗帜,用担当作为书写法治答卷,为辖区每一份平安保驾护航。

法治赋能营商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

法治,如何成为最可靠的营商环境?2024年,湖里法院用生动的司法实践给出了答案。从释放企业现金流的创新机制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精准施策,每一步都彰显了服务经营主体的温度与力度。

面对经营主体多样化的需求,如何用司法力量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湖里法院用数据说话,2024全年审结商事案件8372件,标的额达41.59亿元,为企业“纾困解难”。通过司法裁判依法规制融资租赁合同变相高息条款效力,做实解纠纷、防风险、促治理。创新探索的“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机制,拓展经营主体信用红利,释放企业现金流,既保护申请人权益又惠及企业生产经营,将“安企护企暖企”理念进一步落到实处。

具体的案件更能见证湖里法院的司法智慧与担当——在某高新企业竞业限制纠纷案中,湖里法院高效判决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约定并承担违约责任,用契约精神守护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而在大数据“算法”引发的商标权纠纷中,通过诉前调解,促使侵权方主动赔偿并停止违法行为,不仅解决了纠纷,更为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树立了典范。

湖里法院的思路并不止步于“个案”。为支持自贸片区改革,法院携手自贸片区管委会建立服务保障厦门自贸国际基金港的五项机制,覆盖司法对接、普法宣传、纠纷化解等多个方面,为金融创新筑牢法治根基。同时,联合6家行政执法部门共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机制,建立“先调后诉、调认协同”多元解纷模式,深化线上线下“司法+行政”联动调解, 精准回应企业需求,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阳光与雨露,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让创新的种子在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以司法之光照亮社会治理新路径

在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双重目标下,湖里法院以实际行动诠释“枫桥经验”的现代内涵,将司法服务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为社会织密法治之网。

矛盾纠纷的化解,重在未诉先调、防患未然。湖里法院以物业服务类纠纷为试点开展全周期解纷工作,构建“委派调解-纠纷排查-集中化解”工作机制,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诉讼之外;法官们深入街道、征拆指挥部、行政案件管辖法院等,让矛盾止于未发,让问题化于无形。今年来,诉前委派、诉中委托调解成功3300件,调解率同比上升6%。

将法治触角延伸到基层,让群众的烦心事有人听、有人管、有人解。湖里法院积极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积极践行“特区版枫桥经验”,做大人民调解员业务指导与培训,整合“五老”、乡贤、网格员等力量,与派出所、司法所形成“两所一庭”联动机制,把纠纷化解的触角铺进街巷,织就了一张司法服务的“基层大网”,用行动守护群众安宁和社会和谐。

以司法温度守护民生福祉

法治是民生的坚实依托,也是社会进步的灯塔。今年,湖里法院坚持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从一桩桩具体案件入手,用司法温度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一起AI“换脸”侵犯肖像权纠纷中,某博主发现自己的视频,被一款“AI变身”小程序未经授权用于“换脸”功能,愤而起诉。湖里法院审理后认定,该小程序以商业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权,判令其向博主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这一裁决不仅维护了个人权利,也为数字经济划定了法律红线,彰显了法治在新兴领域的守护力。

服务民生,不止于法庭上的一锤定音,更在于每一份贴心的守护。今年,湖里法院妥善审理了9312件与百姓日常息息相关的案件,涵盖小区配套用房权属纠纷、加装电梯群体性纠纷等多个领域。在劳动争议案件中,湖里法院深化劳动争议裁审衔接机制,作为法院系统唯一观摩点,在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现场会上汇报工作。2024年,湖里法院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74件,调解率同比提升12.54%,平均结案时间缩短33.66天。与此同时,湖里法院还印制发放劳动争议普法手册,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指引,让法律成为保障权益的坚实屏障,让每一位劳动者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用温情守护“少年的你”,湖里法院打造“润禾”未成年人守护计划,发出306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司法守护。提供“周末法庭”“夜间法庭”等诉讼服务30余次,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家事案件当事人及涉案家属474人次,用司法温情守护万家灯火。

此外,湖里法院还通过司法救助和信访听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湖里法院受理来信来访384件,举办信访听证5场,办结率达95.6%;发放司法救助金60万元,同比增长161%,为最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

创新执行机制 司法护航发展

执行工作关乎权益兑现。2024年,湖里法院执结案件7024件,执行款到账17.97亿元,各项执行指标全面优化,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等关键指标优化20%以上。成绩的背后,是湖里法院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勇于破局,以创新执行方式直击难点。

新类型财产的执行过程中,如何将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面对40万吨炼钢产能这一特殊标的,湖里法院充分厘清财产属性及政策背景,果断启动网络拍卖程序。最终,被执行企业主动支付9500万元货款,促成全市两级法院4个案件顺利执结。这一案件不仅盘活了特殊资产,还打破了传统执行困境,彰显了司法执行的创新与担当。

在财产处置领域,创新推出“执前督促+司法拍卖”财产处置模式,打通执行程序的堵点,实现精简成本、信用无损、安全高效,既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又具备可复制、可推广的优势,2024年网拍914件次,成交金额超9亿元。此外,湖里法院还率先试点机动车辆一体化处置机制,通过定期推送查封车辆信息、公开悬赏征集车辆线索,并依托第三方机构入驻法院,实现查扣、挂拍、交车等“一条龙”服务,让财产变现更高效、更透明。

敢于创新,才能打破执行难的藩篱。湖里法院将终本案件核查从“遥遥无期”变为“未来可期”,全年清理终本库存案件3293件;对139家确无偿债能力的企业移送破产审查,变“执行不能”为“执破融合”,引导企业走向重组再生之路;针对跨区域执行案件,法院综合运用内部协同与外部联合,促成700件交叉执行案件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实现执行“强强联合”。

亮点

强化政治建设 筑牢党建根基

湖里法院以党建促业务,完成机关党委换届,抓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开展“一支部(庭)一品牌”建设,打造“自贸·护航灯”“凤湖清鸣普法驿站”等15项党建品牌。通过“双报到”制度开展社区共建,党建与审判执行深度融合,以“党旗红”引领“法徽红”,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管理创新赋能 审判提质增效

湖里法院坚持“大管理观”理念,深化审判管理创新,建立质效提示“半月谈”、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月会商”、发回改判案件“季分析”、案件质量评查“全覆盖”制度。开展诉前送达,平均送达周期缩减至14.47天,强化审限预警,平均结案时间同比缩短15.41%。院长、庭长带头审理案件8106件,带动全院审判质量稳步提升。审判质量管理指标全部进入合理区间,13项指标同比优化,7项指标位于全市基层法院前二。

创新探索“执警联动”,成立执行警务中心,司法警察在全市率先独立完成拘传、拘留、小额案件入户调查等强制执行工作,顺利完成机场大面积房屋腾退及环岛路土地清退等任务。

打造司法人才高地 深耕法院文化建设

湖里法院完善干部梯队建设,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创新实施“雏凤腾湖”人才工程,与市委党校共建涉自贸法治教研实践中心,与西南政法大学共建学研实践基地,开设“研习堂”和“善执学堂”等院内业务交流平台,健全新录用人员“双导师”联络制,干警综合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

湖里法院深挖案例资源,建立“琢玉 炼金 擢英”三位一体办案成果机制,案例首度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13篇案例、论文获省级奖项。举办典型案例发布会、法院开放日、法治课堂等普法宣传活动38场,将法治精神、司法理念带到群众身边。全年35个集体和个人受到各级荣誉表彰,激发“文化强院”新动力,推动司法工作提质增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