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兴起教育如何变革?两岸校长有话说
2024-11-29 09:11:09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回顾 往届论坛,校长们聊了啥? 第一届(2007年) 主题:课程改革 这届邀请两岸课改的幕后策划人作大会报告。其中,来自台湾致远管理学院的陈伯璋教授说,每次课改最让改革者头痛的地方就是:各学科都觉得自己的学科最重要,什么都重要,砍了哪里都有意见。事实上,人类的很多学习都不是在课堂上获得的。他还认为,改革有时要比慢,不要比快——只有“马步”站稳了,改革才能顺利。 第二届(2008年) 主题:基础教育为“教学质量评估”,职业教育为“校企合作” 论坛首次到台湾举行,大陆组织了庞大的代表团,有73位校长参加,他们在台湾待了八天,这也是很多大陆校长第一次和台湾学校近距离接触。 应邀作主题报告的台湾教授林世华说,台湾课改原本也在要采用分数还是等级上打转,后来他们意识到,如果考试内容没有改变,任何改革都是假的。他们调了个方向,转到考试内容的改革上——通过考试让老师知道设计这个题目是根据什么教学目标,从而影响教学。 第三届(2009年) 主题:教师专业成长 台湾校长认为,台湾应该学习大陆,在教师薪资分配上实行分级制。在台湾,小学、初中、高中、职校的老师,只要教龄一样,薪水都一样,这不利于形成激励机制。 第四届(2010年) 主题:数字化学习 大陆家长抱怨,孩子要背着“比人还重的”书包上学。台湾家长也有这样的烦恼,他们说,现在的小学真是“教太多了”,小学生需要学那么多吗? 第五届(2011年) 主题:艺术教育 论坛认为,学校的艺术教育,不妨学学乔布斯。乔布斯认为,艺术教育并非只为了提高审美,还可以把它和科学、创新联系起来——艺术教育是一种直接经验,它具有从不寻求唯一标准答案、不需要整齐划一、总有很多不确定性等特质。 第六届(2012年) 主题:生命教育 大陆带队的是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原校长李希贵,他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生命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认输,以及学会如何放弃——人的一生,输的时候多于赢的时候,因此,学会认输更加重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就失败在“不会认错,不会认输”。此外,学会放弃也很重要,只有学会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你才能卸下压力负担,更好地前进。 校长们承认,现在学校里充满的是“如何赢”的教育,其实,学校就是“犯错的地方”。 第七届(2013年) 主题:家校合作 当年,李双江儿子李天一犯罪入狱。校长们说,事实上,“李双江式”的惯孩子家长,现在太普遍了。他们建议,父母们既给孩子自由、关爱,但是,孩子也需要管教,需要规矩。 第八届(2014年) 主题:健康和体育 这届论坛,两岸校长们发现,两岸至少在“中小学生体质”这件事上取得一致意见:孩子体质下降,越来越不行,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体形也很相似,要么“小胖墩”,要么是“豆芽”,此外,很多孩子的心理素质也不行。 第九届(2015年) 主题:科技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胡卫平在论坛上说,他曾在老师中做了一个测评,给出50个词,让老师给它们排队,选出喜欢的学生特征和创造性学生的特征,结果,老师基本上不喜欢具有创造性特征的学生。胡卫平强调,如果老师不喜欢,那么学生慢慢就没有这些特征了。 第十届(2016年) 主题:生活技能教育 一盘虾被“端”上了论坛。有校长讲了个故事——儿子带女朋友回家,老两口为他们煮了几道菜就“隐退”,回家后却发现一盘虾原封不动,一问才知道,男生请女生吃虾,女生说:“我不爱剥虾壳,你帮我剥吧!”男生说:“拉倒吧!我平时吃虾,还是我妈给我剥的。”两岸校长从中发现,很多孩子生活技能欠缺。 第十一届(2017年) 主题:校长领导力 这届论坛,校长们首次把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是一个些许有点尴尬的主题,一些校长小心翼翼地表示,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是有道理的。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一针见血地指出,一所好学校,不仅要有好校长,还要有一个好的教育局局长,甚至还必须延伸到更上一级。 第十二届(2018年) 主题:心理健康 两岸校长发现,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困扰趋于多元复杂,两岸均面临共同的问题,校园霸凌、网络成瘾等亟待解决。 第十三届(2020年) 主题:学生综合素养评估 这届论坛首次在网上举行——在厦门和台湾分设会场,采用视频连线、同步互动的方式进行,显示不同的气质,要透过大屏幕才看到被介绍者,时不时有人低声提示:你要对着镜头招招手啊! 台湾南投鱼池小学校长廖志家介绍,从PISA (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的结果看,过早进行能力分班对于提升学生能力并无明显帮助,越早进行能力分班的学校,学生平均表现越差;社会经济背景较差者的孩子会被提早排除,可能原因是学校都把资源集中在前段班。 第十四届(2021年) 主题:线上教育 这届论坛,两岸校长继续网上见面。与会的专家说,经过线上学习后,不少学校有了新发现,例如,之前组织优秀老师录的课,以及花钱建立的网络学习空间,大家以前都认为那些是优秀资源,但是,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中,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因此,专家建议,我们需要思考:在教育信息化投入方面,到底哪些东西是需要买的,哪些东西根本没有必要投入,甚至用市场上免费产品就可以。 第十五届(2022年) 主题:深度学习 这届论坛,两岸校长仍然通过线上交流。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认为,浅层学习的表现有多种,有些学生虽然学了知识,但不能灵活调用,不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复杂问题,不能迁移,不能创造,还有些学生越学越不喜欢学,越学越不聪明,既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也不能够对自己遇到的事物作出价值判断。 第十六届(2023年) 主题:创新人才培养 结束三年在网上对话,这届论坛恢复线下交流,海峡两岸中小学校长见面的第一句话是“好久不见”。 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英才开发不足, 但是,英才培养模式并非是单独编班,相反的,学霸在常规班随班就读更合适。与此同时,可以适当采用提前入学、跳级、课程先修等缓和的加速教育模式作为辅助方式,但是,不要采用过度提前入学、过多跳级等做法。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