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处嘉庚建筑完成修缮 重现光彩
2024-11-13 08:36:13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多处嘉庚建筑完成修缮 重现光彩 厦门持续推进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修缮工作,嘉庚故居已重新对外开放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桂桢)不久前,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集美区人民政府联合编制了《集美区嘉庚建筑风貌管控方案》,以实施管理逻辑为导向,构建嘉庚建筑风貌传承发展的“分区、分类、分级”总体管控体系,通过加强嘉庚建筑风貌管控引导,延续城市文脉、传承风貌特色,让“嘉庚建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得以永续流传,进一步传承嘉庚精神。 “嘉庚建筑”作为嘉庚精神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嘉庚先生的个人品德、家国情怀和教育理念,有一大部分位于集美学村。目前,集美区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修缮工作,多处“嘉庚建筑”完成修缮。 事实上,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学村留下的不仅有大量以学校形态、建筑形态为代表的物质遗产,更有极其丰富的以嘉庚精神、嘉庚教育思想为代表的精神遗产。陈嘉庚先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风范长存、精神永驻。 2016年9月,集美学村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7年4月1日,经省政府批准,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21年9月,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也通过了福建省人民政府的审批。 历史钩沉 “集美学村”由何而来? 尚忠楼红砖砌筑,南薰楼直冲霄汉,龙舟池出江入海,福南堂西体中冠……漫步在集美学村,每一景、每一物都蕴含着学村文化深沉丰厚的历史底蕴,彰显着嘉庚精神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把时光拉回到1912年9月,在南洋创业的陈嘉庚怀揣报国抱负,从新加坡回到故乡集美筹办教育。1913年,乡立集美两等小学校正式开办,这就是集美小学的前身,也是集美学村第一校。 以集美小学为起点,陈嘉庚创办了一系列学校——集美中学、集美师范、集美幼稚园,以及水产航海、商科、师范、农林等职业教育。这体现了嘉庚先生办学的深邃思想和科学规划——既有学前教育、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又有师范、实业教育等专门职业教育。 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渔村,成了一个功能齐全、体系完善的“学村”。成千上万的名师汇聚在此,可谓名家荟萃,教泽绵长,集美学村被誉为我国南方的“文化重镇”。 “集美学村”之名由何而来?这要追溯到1923年夏秋,福建军阀和广东军阀交战,闽南战事紧张。陈嘉庚为了师生的安全,致电闽粤两军首领,表明他取中立态度,学校不容任何一方军队驻扎。当时的集美学校校长叶渊率领全校师生请愿,请求南北各级军政当局承认划集美为“永久和平学村”。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于当年10月20日批准在案,并电令闽粤两省省长及统兵长官对集美学校特殊保护,承认集美学校所在地为“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由此声名远扬。 学村格局 “校在村中 村在校中” 在投资兴学过程中,陈嘉庚规划建设了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被称为“嘉庚建筑”。 在20世纪初,集美学村曾是闽南地区最重要的教育设施之一。虽然在战争中,20世纪20年代建设的嘉庚建筑已大量损毁,但学村基本格局还是保存了下来,在50年代的第二次建设浪潮中,达到“嘉庚风格”建筑艺术的顶峰。 据了解,集美本是丘陵地,自古就有“七星坠地”之说。约一平方千米陆域上分布着七座山丘,无溪无河。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只得捡高或就低,购置无法农作的荒废地,见缝插针地建校舍,因此形成“校在村中、村在校中”的学村格局。 集美学村从建设伊始,就十分注重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利用,将水体引入其中,形成水道、水池,优化并丰富了整体的景观环境。道南楼、南薰楼、黎明楼、延平楼沿着集美海岸线、紧邻龙舟池一字排开,形成灵动的滨水天际线。学村建设依山就势,构成典型的“一山一城一水”空间格局。 时光荏苒,如今的集美学村已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博士生培养的完整教育体系,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校园空间形态和功能结构,在校师生达十多万人。包括嘉庚建筑等街区内的历史遗存,见证了集美学村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不仅呈现近代南洋华侨对闽南文化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更展现出本土传统文化在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根基上可以具有的强大包容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使得集美学村在同时期同类型的城镇建设中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 2017年4月1日,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7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4处;历史建筑9处。 保护修缮 让市民感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嘉庚精神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集美区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修缮工作,在延续嘉庚文化的同时,让文物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焕发新光彩,提升街区整体风貌,推动当地文脉传承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让嘉庚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夺目光彩。 去年是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暨“集美学村”正式命名100周年,集美学校委员会对集美学校以前开展活动和接待海外侨眷、校友的重要场所——归来园进行保护修缮,重新布置“嘉风嘉训”展览,并首次复原了原回国侨眷接待宿舍。位于集美小学的百年钟楼经过修缮后,也重新敲响了钟声。 今年,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相关部门启动了嘉庚先生出生地——颍川世泽堂以及陈嘉庚先生故居、南薰楼群、东西岑楼等建筑的修缮工作。目前,陈嘉庚先生故居还原了1958年到1960年期间陈嘉庚在此居住时的原貌,打造成弘扬嘉庚精神的“实景课堂”,已重新对外开放。 目前,集美学村内已完成岑东龙王宫、后尾角陈氏祠堂、东西岑楼、陈嘉庚墓、集美大学允恭楼群、集美大学尚忠楼群、陈敬贤墓塔、集美学校西门旧址等多处修缮或小修保养,另有厦门地区第一个共青团支部诞生地——集美小学三立楼、陈文确故居、大社陈氏宗祠、南侨楼群等文物建筑启动修缮工作。 在修缮同时,相关部门注重对嘉庚建筑进行科学活化利用,围绕海峡两岸端午赛龙舟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在龙舟池连续举办十七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活动,让更多市民群众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体验龙舟运动、传承龙舟精神,感受嘉庚精神。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