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奋进集美 > 集美报 > 正文

寒中带暖 静候新生

2024-11-05 12:33:21  作者: 管淑平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天的正式开始。

随着冬天到来,世间万物开始进入一个沉淀与休整的阶段。寒风渐起,吹走了秋日的斑斓与忙碌,留下的是一片寂静与素净。树叶纷纷扬扬地掉落,没几天功夫,便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擎在半空中。看到这种骨感的状态,不免感受到寒冬给人的第一大考验——从容地面对别离。舍去一些春夏秋的繁荣,才会在这冬天获得一些内在的坚守。冬天就是一个删繁就简的季节,删去不必要的一些欲望,我们的心灵才得以安恬。

出门时,当然不能再像秋日那般披着一件大风衣迎风而行,而是将保暖的衣物,层层裹在身上,这种“全副武装”抵御寒冷的方式,让走路时略显笨重,但确实暖和。农田,安稳地沉睡着,它从春天开始一直辛苦忙碌,到了此时也该休养生息。土地,下了霜,上了冻,变得空旷而荒凉。乍一看去,一片沉寂,却隐藏着希望。广袤无垠的土地在冬天的沉睡中积蓄着能量,等待着来年春天的呼唤,重新解冻,焕发生机。

在古代,立冬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民间有“四时八节”之说,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并称“四立”,被视为岁末年初的重要时刻。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古代帝王也会在立冬日举行迎冬典礼,赐群臣冬衣,表彰有功之臣。

立冬日,南北两方在饮食上也有所差异。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又因秋冬季节之交,寓意“更岁交子”,希望在来年吉祥如意。在南方,人们喜欢吃一些滋补食物,以抵御冬天的寒冷。此外,立冬也是打糍粑的最好时机。记得儿时住在南方,大人们便会早些天将糯米泡好,等立冬时,大伙儿将泡制软烂的糯米放入石臼,用木杵反复敲打,直至形成白而软黏的糍粑。在我的印象中,冬天就是伴随着那亲切的糍粑的香味开始的。

虽然到了冬天,农事活动已陆续减退,人们也相应进入了闲暇时期,但也还有少量的秋收冬种,晚稻要收割,冬小麦要播种,并且还要做好农田的管理和防护工作。“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反映出人们对土地和农事的重视。进入立冬,雨水相应减少,天气变得干燥,在山区,林木防火工作也变得重要,甚至一些村子还会派一两个劳力好的青壮年负责看守。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人们开始注重保暖和养生。《黄帝内经》中有:“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传统中医认为,立冬时节应滋阴潜阳,少食生冷,多食温热补益的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羊肉等,温中散寒,增强体质,从而更好抵御寒冷。在相对温和的地区,则可以食用鸡、鸭、鹅等甘温之品,适当冬补。当然,在一些气候干燥的地方,做饭做菜时,可以加入沙参、麦冬、山药、百合等养阴润燥的食物,以便更好调养身体。

时间到了冬天,心里就多了一些紧迫感,一年即将走到尽头,年关就在眼前,不免会感到力不从心。立冬教会我们的就是学会适应变化。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更替不断变化,我们无法阻挡冬季的到来,唯有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去适应。就如同人生中的境遇变迁,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的美好或困扰中,而是要向前看,要勇敢地面对当下,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当然,冬天也是很好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沉淀的阶段。远离了外界的纷扰,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人是需要目标和志向的,在冬天,无疑是审视过去的得失和规划未来的方向的最佳时候。冬天是为了迎接春天的新生,我们在人生的冬季里,进行的思考和沉淀,也是为了未来能够蓬勃发展。

立冬,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寒冷与寂静中,蕴含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的种子。冬天教会我们的课题,就是要经受住磨炼,耐得住寂寞,慢慢行走,也慢慢成长。

(来源:集美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