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黄厝社区深入推进城中村现代化治理 汇聚人气与商气
2024-10-16 08:40:23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社区环境焕然一新 在黄厝生活了40余年的塔头老年人协会会长吴国连坦言,黄厝曾有很多城中村的通病:人居环境差、公共服务配套少、产业基础和业态薄弱低端。这些都让居民头疼,让游客望而却步。 2023年,厦门市以现代化治理理念推动全市108个城中村改造,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多方投入,努力将城中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的现代化社区,全面提升城中村治理能力。 黄厝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满弓劲发,塔头社率先迎来蝶变:历史违建拆除、破损道路翻新、空中缆线整理下地,村口建成统一停车场,承载黄厝历史记忆的知青楼、大队部广场等空间完成修缮和整治,成为新的居民活动场所。 吴国连对这几年村容村貌的变化如数家珍:“看我们走的路,以前坑坑洼洼,现在是平整的柏油路。以前空中缆线像蜘蛛网一样到处都是,现在干净清爽。还有大队部广场,白天晚上都有很多人来活动,大家也有地方跳广场舞了。” 在黄厝塔头237号的家门口,吴国连指了指一旁的LED路灯说,“每30米就有一盏灯,现在老人可以随便走夜路。” 拓空间,惠民生。目前,黄厝社区已拆除违章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约2.94万平方米。不仅“拆”出了集体发展用地,还为塔头社公共服务用房、学堂路规划道路工程、共享站房、户外运动公园等一批惠民工程的建设释放了空间。 据统计,自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启动以来,黄厝社区共策划开展24个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包括4个环境提升类项目、8个公共配套类项目,以及12个基础配套类项目,总投资约2.4亿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破损、照明缺失、污水横流等隐患问题。 共建共享幸福家园 上午9点半,黄厝居民桂子走进塔头会客厅。她泡好红枣老白茶,供人自助品尝。每天,会客厅里都能看见“话仙”的老人、拖行李箱的游客、参加活动的居民和嬉戏玩耍的孩子。书法、乒乓球、棋牌等活动在这里常办常新,发起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热心居民。 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启动后,垃圾清洁楼被改建成塔头会客厅,打造展示塔头文化、举办居民活动的社区共享活动空间。 黄厝社区党委副书记杨春雪说,伴随各类活动的开展,居民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越来越高,协商议事也越来越勤。“城中村治理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大家共同参与。” 滨海街道和黄厝社区牵头构建共商共治平台机制,通过党建引领,与老人协会、民宿协会、房东协会、商家联盟、乡贤理事会、两岸青年乡创联盟等组织共同加强多元资源的引导、整合及规范,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比如桂子发起的‘宝妈议事团’、吴国连带领的‘银发先锋工作室’,在大队部广场改造提升等社区大小事上都发挥了重要的沟通协调作用。” 杨春雪说。 近两年,在黄厝社区党委的组织推动下,58场“近邻茶话会”在黄厝塔头召开,村民、房东、商家自觉参与立面提升、畅通背街小巷、升级业态等共建行动,推动解决塔头停车难、公交站点选址等101个问题,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协会自律、群众自治”的和谐治理格局。 今年4月,厦门黄金之厝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大物业管理平台正式入驻塔头。“国企运营、属地参与”的联合管理模式将在物业管理服务、资产盘活运营及增值配套服务等方面发挥优势,实现服务有人做、诉求有人应、资产有人管、治理可持续。 黄厝社区还在进一步探索科技赋能管理,通过塔头城中村智慧管理平台,推动精准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中村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