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新圩旅游,凭啥“出圈”?
2024-09-27 08:04:07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新圩旅游,凭啥“出圈”? 东南网9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挺) 9月9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公布2024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名单,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名列其中。 这是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新圩收获的第三个省级“金牌旅游村”。此前,面前埔村和大帽山社区先后摘得这一荣誉。“以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为底气,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冲击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新圩镇党委书记许雅曼说。 一座普通的岛外小镇,何以屡屡斩获省级旅游、生态领域诸多荣誉?记者日前走进新圩,解析深藏在这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背后的“破圈”密码。 乡村游:“一村一品”引爆文旅经济 日前,“夜享翔安·醉美新圩”翔安区“圩日”电音白酒文化暨新圩镇“一村一品”展销节闭幕,历时3天的活动,吸引客流超5万人次,带动商家总营收超50万元。 赶圩,是闽南极接地气的传统民俗活动,当“圩日”遇上电音文化,当乡土品牌IP叠加网红达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双重结合,引客下乡带来流量上线,超300万的全网曝光量,彰显了融媒体强大的引流能力。 网红流量背后,是该镇多年积淀发展乡村游的丰厚底蕴。 “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初具规模。新圩的沙煨鹅肉远近驰名,拥有“国家地理标志”的古宅大蒜,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特色产品”的乌山青葱,以及上宅村“凤梨穗”龙眼干、东寮社区的豆干、桂林村的蒜蓉枝、后亭村的鹧鸪、金柄村的面线等,已成为游客来新圩必带的伴手礼。 古宅大蒜,明清时期就有漳州、同安的众多学子借助它来提神醒脑考取功名,商客则借助它抵御风寒消除旅途疲劳,古宅大蒜由此声名远播,享有“北有山东蒜,南有古宅蒜”的美誉,如今更以其色香、味辣而畅销海内外,是厦门市著名地理标志商标。 金柄面线,是这座千年古村落特有的IP,由传统面线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黄加纯手工制作的“黄氏面线”远销四方,传承百年的老手艺,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濒临失传,反而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古早味”。 东寮豆干是翔安“三宝九品百味”之一,东寮豆干制作技艺有着170余年的历史传承,全村有近60%的村民以制作豆干为业,“好水才能做出好豆干”,正是东寮的一方水土造就了豆干的好品质,也成就了翔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事实上,围绕特色美食文化设计的乡村游,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非遗美食金柄面线设计的“研学一日行”,游客在体验非遗手工面线拉制、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同时,还能得到农业技术专家指导,学习肥料配比,制作植物有机肥,体验采摘乐趣; “探寻新圩美食·古宅大蒜”研学周,游古宅、作大蒜捏面画、玩大蒜套圈,沉浸式体验闽南风情古街,感受镇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以“圩日市集”为主线,以地方农特产品“古早味”为依托,新圩镇广泛开展“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圩日”活动,今年已举办周活动30场、圩日9场,吸引客流约10万人次,“一村一品”品牌效应逐步外溢,正持续引爆文旅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