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打造全国首个实现零碳排放综合保税区
2024-09-23 08:19:41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关键词2 绿色装备 “嘤嘤嘤”电流声取代“轰隆隆”发动机轰鸣 长长的抓夹缓缓升起,轻松夹起一个巨大的集装箱……在象屿零碳综合保税区作业中,一台外形酷似“夹娃娃机”的大家伙格外引人注意。这是厦门港务物流有限公司参与设计研发的福建省首台(套)集装箱正面吊“油改电”,今年4月正式投入生产。 司机林福安走出驾驶舱,取下充电桩充电枪头并插入正面吊的充电口,为这台“绿巨人”补给能量。林福安说:“这台正面吊电量从30%充到100%,仅需1个小时。充电1小时后开始作业,作业时长可达六七小时。” 作为有着六年正面吊操作经验的司机,林福安对“油改电”后的集装箱正面吊赞不绝口:“作业中噪声和振动较小,不用被轰鸣声困扰,同时没有柴油机运行时会散热的缺点,在降低能耗的同时,驾驶舱内不会高温闷热,舒适度提高了很多。” 来自厦门港务物流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集装箱正面吊“油改电”项目实现了零排放,结合光伏电运行,每小时耗电量为47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成本30万元以上,能耗成本较油车下降约70%。 和林福安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叉车司机刘烈源。在库区里,刘烈源驾驶着电动叉车正在作业,他笑着说:“以前驾驶柴油叉车,一天下来头昏,腿脚很累,‘油改电’后,驾驶轻便省力,没有油烟困扰,作业环境干净许多,优势很明显。” “嘤嘤嘤”的细微电流声悄然取代了“轰隆隆”的发动机轰鸣——在象屿零碳综合保税区内,目前45台叉车全部实现电动化,一台电动叉车一年可实现3.8吨柴油替代,可节约标准煤8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12吨。 厦门港务物流有限公司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设备替代,综合保税区内设备已全面实现电动化,园区仓库照明、散热设施、道路照明灯等设备均实现从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型。除了电动叉车以外,电动集卡、电动物流运输车等新能源物流设备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关键词3 绿色网络 建设智慧物流平台 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 零碳园区的打造,离不开数字化赋能。象屿综合保税区内相关业务实现无纸化、智能化、自动化运作,进一步降低了能源资源的消耗,逐步构建起绿色网络体系。 依托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数字口岸,象屿综合保税区对接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的系统数据,实现了企业报关申报无纸化、监管智能化、通关自动化,实行“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模式,全环节降低企业通关环节能源资源消耗。 借力厦门港务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等系统,象屿综合保税区推广智能化运输方式,也就是有货物需求的时候,按需要量派车运输,减少空驶率,避免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系统运行后,运输配送成本整体下降25%,车辆能源消耗节省约30%,温室、污染气体排放大幅减少。 象屿综合保税区还建成厦门港电智能光伏主站系统,实时监控、调整综合保税区内能源使用情况,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监控(SCADA)及管理系统,为光伏电站提供管控及运维服务支撑平台,实现系统监测、智能告警、设备管理、光伏发电等功能,对存在的用能浪费现象及时发现、立即整改,进一步提升园区能源利用效率,整体节省耗能20%以上。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