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开放、文明、发展”第一届厦金论坛在厦大召开
2024-09-14 11:28:47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学佳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第一届厦金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东南网9月13日讯(记者 刘玮 通讯员 欧阳桂莲)9月13日,以“和平、开放、文明、发展”为主题的第一届厦金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高校、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齐聚厦门大学,围绕厦金融合相关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马晓光在致辞中表示,厦门、金门一水之隔,唇齿相依,两地同胞往来密切,具有率先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才能得到根本保障。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台海环境,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在致辞中指出,厦门与金门直线距离最近只有1.8公里,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以及同宗同祖的血缘关系,在两岸融合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扮演着“先行先试”的关键性角色。厦门与金门在教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厦金同城生活圈”日趋成型,两地的融合发展迈入新的阶段。在此情形下,进一步探讨如何把深化厦金融合发展做大、做深、做实,做成样板,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探索经验,是大家亟需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厦门大学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交流最频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厦门大学形成了“侨、台、特、海”的区位优势和“海峡、海丝、海洋”的办学特色,成为祖国大陆深耕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窗口。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作为海内外最早公开成立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也是目前中国大陆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成果最多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不仅创下了大陆高校台湾研究的多个“第一”和“唯一”,在国际学术研究相关领域也获得较高的声誉。 开幕式后,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海基会原秘书长陈长文、台湾大学原校长管中闵、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四位嘉宾作主旨演讲。 汪毅夫以《守望相助与融合发展》为题作报告。汪毅夫认为,金门和厦门是守望相助、无事不可相济。金门同厦门由守望相助而进于融合发展,完全是必须实践、可以实践的。金门大学和厦门大学在学术上也可以开展一些合作。 陈长文以《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从金门协议到良制一国》为题作报告,回顾了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两岸机构在促进交流中的作用,展望了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表达了为实现共同繁荣而努力的愿景。 管中闵以《二十一世纪的两岸经贸:回顾,评估与前景》为题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二十多年来两岸经贸的成长和两岸产业的密切合作情况,以计量方法评估《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为两岸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对未来两岸经贸的理想和现实提出深刻看法。 张宗益作总结主旨发言,他表示,此次论坛特别邀请了海峡两岸重量级专家学者,围绕两岸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发表真知灼见、分享深刻洞察。两岸专家还将聚焦“打造厦金‘同城生活圈’”“推进厦金‘新四通’建设”“推进厦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他希望,“厦金论坛”系列活动能够鲜活地呈现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通、法缘相循的亲缘优势,不断唤起两岸休戚与共的生活体验,生动诠释“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积极营造“闽台亲上亲”的氛围,为促进两岸学术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午,专家学者围绕打造厦金“同城生活圈”、推进厦金“新四通”建设以及推进厦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等议题展开研讨。 本次论坛的举办,正值《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一周年之际,也是落实《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