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聚集成改革之力 谱融合发展新篇
2024-08-22 08:32:21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聚集成改革之力 谱融合发展新篇 集美区用心写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桂桢)作为全国唯一拥有2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行政区和全省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集美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自觉融入和服务改革大局,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谋划、协同推进,写好“通”“惠”“情”三篇文章,深化闽台合作交流,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 目前,逾1300家台企深耕集美,近2000名台胞常住集美。这里,不仅是大陆台商集中活跃的城区,更是台青创业的宝地、台胞幸福生活的家园、两岸融合发展的前沿地带。 经济融合 产研合作金融赋能 拧紧产业“合作链” 在杏林台商投资区成立35周年之际,作为最早一批落地杏林台商投资区的台企配套休闲项目的日东公园完成改造提升,“摇身一变”成为全国首个台商创业主题文化公园,新增了厦台渊源景墙、台企发展时间轴以及“台企星光大道”,并把湖心阁精心打造成“台商之家”,为在厦台商提供商务洽谈、活动交流、城市休闲的空间。 将时光拉回到1989年5月20日,国务院最早批准设立的四个台商投资区之一——杏林台商投资区成立。1992年,集美台商投资区成立。35年来,一批批台商纷至沓来,在集美这片投资沃土上立业筑梦。 一直以来,集美区以开放的胸怀,在对台政策上先行先试,以贴心的服务、优质的营商环境,支持台企落地扩产。仅今年以来,就有台企建霖投资“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厦门厦杏摩托产业园等省市重点新质生产力项目开工建设。如今的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内,规模以上台企数量达到102家,年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3,是台商投资大陆的孵化地、聚集地和升级地。 站在两岸经济交流往来最前沿的集美,在对台企融资增信服务上先行先试,推出了多个“首创”——设立全省首个台商增信基金、市区两级增信基金,推出大陆首款台胞专属线上信用贷款产品“台e贷”,首创台胞“薪速汇”,打通两岸民间汇款梗阻;并制定台企专属担保贴息政策,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为台企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集成改革,核心在于集成,关键在于改革。集美区坚持系统思维、集成方法,打破部门工作“壁垒”,增强推动融合发展合力。 前年,整合全区28个部门及4家专业机构工作资源的全国首个“台企上市服务联盟”成立,全力支持台企利用大陆资本市场做大做优做强。目前,集美区共有2家上市台企,1家台企在新三板挂牌,5家台企在两岸股交“台资板”挂牌。 集美还发挥文教区优势,成立“集美区两岸青年企业家协会联盟”,积极发挥“高校产业技术联盟”作用,深化与中国生产力中心(台湾)合作,为台商投资区中小传统企业、困难企业转型升级把脉问诊、辅导解难,并开设企业领袖培训班,推进两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集美区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集成改革方面的大胆尝试,取得显著成效。随着台商项目和资金不断引进,集美区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与提升,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同时,也让卫浴、新材料、机械装备等多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在集美延伸铸强。 社会融合 政策给力服务贴心 扩大台胞“生活圈” “我刚来厦门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银行卡,如何关联支付宝、微信支付,工作人员很热心也很耐心地一步步指导、协助,当场就帮我完成了银行卡开卡和支付关联。”去年10月,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台胞服务驿站“一件事一次办”10个套餐上线,在集台胞谢佳韦当场体验后竖起大拇指。 集美区创新推出的台胞台企“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包含42个事项,实现“一窗式”现场办理台湾居民居住证、手机号、个人银行开户、临时入境机动车驾驶许可等业务,提供贴心帮代办、初审和EMS邮寄等服务,更好地便利台胞在厦在集生活、就业、就医、就学、创业。 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集美区持续推进对台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近年来不断完善台胞就学就业、居住生活、职业技能认证等政策措施,聘请台湾老师来集任教,出台台湾卫技人员就业、台生奖学补助、台胞困难救助办法等,帮助830名台胞参加医社保、618名台胞入住人才公寓。 在生活方面,集美成立厦门市首家“两岸托育合作服务基地”,实现两岸婴幼儿照护服务合作,增强台胞台企投身两岸融合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集美辖区医院厦门市第二医院的“台胞健康之家”专区,通过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为台胞提供数字化健康保障服务,获得了在厦台胞的广泛赞誉。 尤其在人才服务方面,集美区结合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和集美中央活力区建设,建立“台湾人才服务中心”,围绕台湾人才学习、实习、就业、创业、生活,着力构筑台湾人才发展的事业圈、朋友圈和生态圈,并打造1个国家级、5个省级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为台青创业就业提供平台与空间。根据《台青聚融友好工程实施细则》,来集创业就业的台湾人才,可免费入住人才公寓一年,获得最高3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补助、每月最高6000元的经营场所补助等。 不久前,“2024厦门人才服务月”启动,首推“台湾青年人才登鹭体验计划”。集美区打造了“2024年台湾大学生暑期实习培训计划”,层层选拔出13位台湾优秀大学生在集美开启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实习培训。 开放的政策、贴心的服务,让台青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更广发展空间,更有热情参与大陆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批批台二代、台三代接棒奋斗,赓续投身祖国大陆发展的创业情怀;一群群新台青纷至沓来,在集美广阔舞台上施展抱负、成就梦想。后溪镇城内村里活跃着这么一群青年,做直播、搞文创,参与乡建乡创,闲暇之余还在拱辰门下弹唱自编自谱的《城内之歌》,唱出两岸融合的心声。 情感融合 文体为桥研学促融 共筑两岸“同心梦” 7月21日,首届海峡两岸(集美)青少年排球友谊赛拉开大幕,吸引了来自两岸36支精英球队、共计800余人参加,其中“首来族”超过300人。 7月25日,海峡两岸(厦门)2024ACC城市杯轮滑冰球公开赛接踵而至,来自海峡两岸以及韩国的45支优秀队伍、共约800名选手在集美同台竞技。 近年来,在集美,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的新引擎。据统计,2024年5月以来,集美区已成功举办海峡两岸龙舟赛、足球锦标赛等4场较大规模的体育文化交流赛事,共吸引两岸2749名青少年参加,其中台湾青少年1109人,包括首次“登陆”的496人。 两岸关系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集美区瞄准两岸青少年交流这一抓手,用体育架好两岸“连心桥”,共筑两岸“同心梦”——高水平体育竞技切磋的同时,还特别策划了“排球少年 悦动集美”“行见八闽到集美 看见台湾好少年”“穿越山海 践行诚毅”等研学活动,助力台湾青少年更直观了解集美,了解大陆的飞速发展,促进两岸青少年文化认同。 据悉,此前,集美已建成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成立集美两岸青少年发展中心和集美两岸研学交流中心,全力打造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的主平台。 “当前,集美正依托独有的对台、文旅、研学资源,打造两岸体育产业人才培育基地,推动闽台体育文化交流。”集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体育竞技+研学交流+业态合作”模式,成功架起了两岸体育产业者交流合作的桥梁,促成国家女排原队长惠若琪落地启动两岸体育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台青创项目云承星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落地与软件园三期信息集团、省冰雪运动协会合作打造福建省青少年“轮转冰”联合培养训练基地,集美区足球协会与台湾桃园市体育总会合作签约,实现了两岸体育、旅游、文化、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