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奋进集美 > 集美报 > 正文

文化赋能、艺术助力推动百年大社焕发新活力

2024-07-15 10:40:00  作者: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集美大社旧貌换新颜

文化赋能、艺术助力推动百年大社焕发新活力

龙舟池、南薰楼、鳌园……集美学村因一个个充满历史印迹的人文地标,更因是“嘉庚精神”的发源地,广为人知,闻名遐迩。而集美大社就是藏在这百年学村里充满烟火气的古村,这里是华侨领袖陈嘉庚的故乡,也是厦门最有故事的老街之一。

近年来,集美大社这个极具闽南风情的城中村吸引了各式新业态店铺入驻,游客接踵而至,人气提升,人员增多,管理未跟上,诸多存在的短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逐渐显露。2023年4月,集美大社列入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精品村行列,集美街道统筹多方资源力量,立足“街区、学区、景区”协调发展,致力打造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社区,全力推进大社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

改造前:曾经荒废许久的渡南路4号垃圾满地,是个“卫生死角”。

改造后:改造后的渡南路4号样貌大改观,成了“口袋公园”。(集美街道 供图)

推进城中村现代化治理

“卫生死角”变成“口袋公园”

“在这里聊聊天、拉拉家常很舒服,大人可以跳舞打牌,小孩在这里玩也很安全。”几位阿伯坐在位于渡南路4号的口袋公园长凳上闲聊,讲起之前的样貌,一位较为年长的陈大爷介绍:“几十年前这里是生产队队部,另外一侧是海蛎加工厂。”陈大爷还说,“荒废很长时间,都长满了杂草,还有很多生活垃圾。”渡南路4号从“卫生死角”到“口袋公园”的华丽转身,正是此次集美大社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一个缩影。

房前屋后整洁了、缆线落地了、路面平整了……如今走进集美大社,熟悉这里的人感叹,住在这里更加舒适了,同时它也以更美的“姿态”笑迎八方来客。

“在推进大社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中,我们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先后策划生成2批次财政投资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6000多万元,现已全面完工。”集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新增7台箱式变压器,升级强电设施,让居民用电无忧;改造供水管道2256米,新增消火栓17座,解决给水管网存在的材质老旧、管径偏小、消火栓缺失等问题,进一步保障大社用水品质和消防安全;新增路灯31盏,解决夜晚照明不足问题;提升改造垃圾投放点位12个,让大社卫生环境焕然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构建智慧化管理体系也是大社城中村现代化治理项目之一。“消防栓水压不足,垃圾屋满溢、冒浓烟,井盖异常开启、破损等情况一旦发生,平台均会收到信号,可以在指挥控制室一目了然。”代建方负责人黄伟雄介绍,推动大社智慧城中村项目建设中,打造了智慧消防应用、智能井盖监测、环境监测等模块,构建了全方位感知、全天候监管、全覆盖调度的数字化管理体系,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待下一步与区级平台联通后,便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发挥人文底蕴优势

打造特色产业村社

集美大社是一个拥有700多年历史的渔村,也是曾经下南洋闯荡的华侨归国后侨居的地方,村社中除了随处可见的古厝祖祠,街头巷尾还散布着南洋建筑风格的侨楼,保留着地道的闽南古早小吃和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

据介绍,在此轮打造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精品村过程中,集美街道在做好消除城市建设治理短板、完善公共服务、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等改造提升的同时,还高标准做好文确楼、其昌堂、颍川世泽堂等侨楼古厝的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让文物建筑重新焕发新光彩。定期举办“百年学村·大社有戏”展演活动,近距离、互动式让市民游客体验南音、芗剧等闽南曲艺。推动村校、村企合作,引导艺术家、文艺青年、高校师生和设计工作者进驻大社创作或演出,营造浓厚文化氛围。通过系列举措,充分发挥集美大社地理区位优越、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进一步擦亮嘉庚故里人文品牌。

此外,集美街道还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助力大社大力培育发展美食、美妆、美妙视听、美好设计、美好心灵等“五美”产业,提高居民收入。指导成立由首批66家会员商家组成的大社商业联盟,链接、共享发展资源,引导商家诚信经营、加强合作,致力打造餐饮、民宿、文创、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探索“文化+”“艺术+”经营模式,以文化赋能、艺术助力推动产业替代、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涌现出一批文创、美妆、设计等新业态。组织举办二手市集、寻找阿龙仔、海边茶话会、冬日野餐市集等一系列年轻群体喜爱的文创活动,让百年大社焕发新活力。(来源:集美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