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财经商讯 > 正文

厦门:​破译稀土“百变”密码

2024-03-26 09:02:13  作者: 吴君宁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为果蔬定制“一束光”

“稀土光源能让光照具有‘靶向性’,应用在植物补光及室内培育,能够有效促进植物生长。”厦门市稀土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无机光功能材料团队负责人朱浩淼告诉记者,凭借对稀土元素的充分了解和大量实验,研究团队在LED灯光基础上,将稀土元素加入光源中,使针对作物光合作用所需多个特征波段的按需调控成为可能。

实际上,市面上已出现通过照明生产的奶油生菜。从外表看来,这些蔬菜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实际上,它们都经过了独特的光照过程,营养成分含量、糖度、酸碱度都发生了变化。

朱浩淼介绍,稀土农用光源主要是让稀土发光材料在不同的发光材料及化合物的作用下,通过电激发产生不同波段的光谱。这种新技术与普通人工补光技术的区别在于稀土发光材料的光谱更准确。

“比如我想要红光,但因为它的光谱比较宽,对于植物来说,可能不需要这么多的黄光或橙光。而有稀土元素参与的人工光照过程,其光谱是非常准确的,想要哪个波段的光谱,就能定位到哪个波段”,朱浩淼说,稀土发光材料还有一个优点,它的光电转化效率很高,能把近90%的电能转化成光能,植物又能将大部分光能吸收,这样一来,提高了光照吸收的效率。

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系列发射波长在750纳米-1300纳米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并利用晶体场工程、能量传递、局域配位环境调控等策略,对材料的发光效率、热稳定性进行显著优化和机理研究,研发的LED器件可应用在水果及农作物分析、静脉分布成像、夜视和防伪等方面。

为肿瘤手术刀“导航”

实现电影里的“追踪”场景,是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与厦门大学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研发出“基于稀土近红外二区发光的前哨淋巴结转移精准成像技术”,不仅能对癌细胞“看得早”,还能在手术中精准定位癌细胞,为医生“导航”。

形象地说,就是他们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就像打开一扇观察人体内部的窗口——只需注射会发光的纳米“探针”,即可自动定位肿瘤,通过光学成像仪器,就能隔着皮肤和肌肉组织直观清晰观察到肿瘤的边缘、细胞的游走等——不是静态的“照片”,而是动态的“视频”。

这种神奇的纳米“探针”,并非一种针状物体,而是一种化学合成的物质。研究团队利用近红外IIb区发光的稀土下转换纳米颗粒作为发光元件,以肿瘤特异性靶点CXCR4的拮抗肽Balixafortide(POL6326)作为靶向元件,成功合成的新型近红外IIb区纳米探针,名为“ErNPs@POL6326”。

以活体荧光成像法替代癌症病理诊断使用的活检样本体外检测技术,可以避免肿瘤细胞转移的风险,成为一种新型的无创肿瘤病理诊断方法。研究团队负责人张云说,看似微弱的荧光,就如同“火眼金睛”,可以帮助医生“精准导航”。

眼下,实验室发挥其精准定位的特性,正在进一步研究稀土材料的诊疗一体化。“在精准医学免疫治疗领域,稀土还有广阔前景。”朱浩淼说,团队正在重点研发一种像“导弹”一样的靶向药物,采用稀土中的“镥”“钇”等放射性同位素,先精准定位肿瘤细胞,再利用其放射性特质发射出高能粒子,定向杀死肿瘤细胞。

名片

厦门市稀土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厦门市稀土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建设。自2020年设立以来,实验室聚焦发光材料与器件、稀土生物医学诊疗技术研发等五大方向,为厦门市稀土光电功能材料产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实验室现有研发团队5个,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研发人员33人,近两年新增13位骨干科研人员入选省、市人才计划,培养硕士毕业生21名、博士毕业生5名。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