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生态文明建设七项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2024-03-22 09:01:23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亮点2 深入推进筼筜湖美丽河湖建设 从高空俯瞰,筼筜湖就像一条绿丝带,飘入鹭岛。 从人人掩鼻的“臭水湖”,蝶变为“城市会客厅”,映照30多年来,厦门人生态优先的自觉和绿色发展的担当。 1988年3月30日,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自此开启了筼筜湖的蝶变之路。 多年来,市、区历届党委政府接续奋斗,不断强化治湖工作“党政同责”治理保护机制。“从1984年起,厦门持续开展五期综合整治,推行‘一小组、双湖长、 三层级’的组织保障机制,市委成立筼筜湖片区大提升专项工作组,市区党政领导任湖长,构建市、区、街三级管理体系,推动筼筜湖片区‘水更清、景更美、魂更强’。”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深化治理举措。为强化“源头控制、中间减排、末端治理”,厦门先后关停搬迁筼筜湖周边125家污染企业,建设16座污水提升泵站、1座海水泵站,并分期完成对湖区周边36条排洪沟、27个大型排洪沟口、数十个雨水口的全面截污。同时,开展“正本清源”,对周边855个小区实施雨污分流,逐步实现汛期“污水零排放”。 搞活水体、美化环境,则是在为筼筜湖通“经脉”,提升环湖整体环境品质。其中,包括创造性利用自然潮差纳潮吞吐动力,建设西堤闸门和6.5公里的“西水东调”海水输送管,提升水体交换能力;沿湖兴建公园绿地,打通两岸14公里环湖步道,形成“四湖六园”的“城市生态会客厅”格局;种植9个品种、约2.6万平方米红树林植被,打造闹市区“家门口”的红树林,吸引大量鸟类和海洋生物前来栖息繁衍。 去年,厦门筼筜湖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亮点3 陆海统筹推进厦门东南部海域美丽海湾建设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蔚蓝浩瀚的海洋,为厦门这座高素质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增添了诗意和浪漫,还给城市成长、发展带来源源力量。去年,厦门东南部海域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并荣登榜首。 “要想守护好这片海域,必须实施系统工程。我们通过统筹推动陆源污染治理,全力呵护一湾碧海。”思明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厦门成立污水处理设施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指挥部,按照“全收集、全处理”要求,实施污水处理“三个一百”行动,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成为全省污水收集率最高的城市建成区。与此同时,精心组织开展全岸线入海排污口排查,制定“一口一策”正本清源改造实施计划,完成市政雨污分流正本清源改造。建立市海上环卫站,对东南部海域实现常态化全覆盖海漂垃圾清理。 多年来,厦门不断强化保护修复,先后出台全国首个滨海岸线保护规划,完成观音山、鼓浪屿东岸等沙滩保护与修复,修复总面积逾65万平方米。厦门还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率先实现文昌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放流增殖,海域自然生态链条逐渐恢复,中华白海豚数量稳定达到80头。厦门也成为唯一一个在城区就能看见中华白海豚的城市。 从高处俯瞰,蜿蜒的环岛路勾勒出金色海滩轮廓,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游玩、拍照,感受花园城市的别样浪漫。如今,厦门东南部海域建成音乐广场、书法广场,打造溪头下“中国最浪漫婚纱村”、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滨海慢行道和“黄金海岸线”环岛路等亲海区域。同时,注重发展特色滨海旅游和影视产业,常态化举办国际沙滩排球锦标赛、国际风筝节、国际马拉松赛、厦金横渡、海峡两岸春节焰火晚会等赛事活动,坚持城海相融,重塑海湾人海和谐。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