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时政 > 正文

厦门:以良法善治守护绿水青山

2024-03-19 09:15:32  作者: 蔡绵绵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创新实践

推动“筼筜蝶变”,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板窗口

获得立法权后的首部实体性法规就选定生态环境保护,这对于珍爱环境的厦门来说,并不奇怪,所以为一个湖立一部法,也成为厦门必然的选择。

1987年12月,28名市人大代表提出《加快筼筜湖综合治理》的议案,发出市民群众急切治理筼筜湖的呼声。1988年3月,一场“综合治理筼筜湖”的专题会议召开后,面对人民群众的呼声,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牵挂在心,思虑深长,创造性提出的治湖思路总结为“20字方针”:“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

“筼筜湖的综合治理问题难度大,涉及面广,协调管控和财政经费都曾面临巨大压力。” 傅子仪表示,“依法治湖”为筼筜湖治理提供了强大支撑。

1988年9月,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做出《关于加速筼筜湖综合整治工作的决议》。1989年7月,市九届人大九次会议又通过《关于确保筼筜湖区域综合整治规划实施的决议》。为贯彻执行这两个治湖决议,市人大城建环资委五年内先后20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监督与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加快治湖工作。1997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2020年2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对筼筜湖区的保护进一步升级。这些法规的出台实施,确保筼筜湖多年来持之以恒依法治理,曾经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筼筜湖,蝶变成碧波荡漾、白鹭翱翔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绿肺”。

“1997年立法时,最大的亮点是把昔日的筼筜湖定性为文化娱乐、游览休闲的风景区,规定要设置湖区专门管理机构,湖区绿地率不得低于85%,沿湖步行道宽不少于20米,对湖水的水质、水深等均做出具体规定,通过立法把实践成果巩固下来,筑牢了筼筜湖治理的刚性保障。”迄今,退休将近二十年的傅子仪仍旧持续关注筼筜湖治理,他欣喜地发现,这些刚性的规定仍得到严格执行,沿用至今。

如今,生态环境优美的筼筜湖,已经成为厦门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之一。如今的厦门,正成为展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窗口。

勇于探索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

回顾厦门经济特区立法走过的30年,不难发现,在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道路上,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挺进“深水区”、拓荒“无人区”、啃下“硬骨头”,多次在相关领域首开先河。

1996年,制定出台《厦门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在全国各城市中率先为园林绿化立法;2014年10月审议通过的《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中,首次就“生态控制线”设专章进行规定,确定了981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线,又通过制定全国首部关于多规合一的地方性法规《厦门经济特区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对生态控制线进行固化,框定城市开发边界,构建“一屏一湾十廊”全域生态格局;2019年12月颁布《厦门经济特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若干规定》,是全国首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地方性法规;2023年,采取“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制定全国首部国土空间信息管理法规《厦门经济特区国土空间信息管理若干规定》……厦门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形成了一批可以向全国乃至世界推广的好的经验做法。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大胆探索,充分发挥特区立法的优势,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出台《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厦门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决定》《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厦门经济特区河湖长制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从制度上夯实了厦门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法治基础。

“厦门通过立法,不断加强对土地、水域、海域、矿产、森林等资源的保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利用,推进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工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市人大城建环资委主任委员陈锦良说,以法治力量为厦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法治保障,让“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成为现实,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了法治保障。

声音

●陈清福(筼筜湖保护中心技术科科长):从1989年颁布《筼筜湖管理办法》到其后10多部涉海法规,治理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有不断升级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在市人大的建议下,“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被写入现行的《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经过30多年的持续治理,筼筜湖实现从点到面、从水下到岸上、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湖区近年共发现63种游泳生物,123种浮游植物,累计发现96种鸟类。

●林秀雁(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一级主任科员、公职律师):多年来,厦门通过发挥地方立法优势,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法治制度,高效有力的生态制度体系,让厦门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创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三合一”目标评价考核;在全国率先实现“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环评管理“五个一”典型经验全国推广;筼筜湖综合治理、五缘湾生态修复、多规合一等五项改革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措施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厦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领跑全国。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