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实践:美丽海湾养成记
2024-02-21 11:16:33 来源: 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综合整治后的五缘湾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编者按: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创造性提出筼筜湖综合治理理念。36年来,厦门市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以高水平海洋生态修复助力高质量发展。今日起,本报推出“鹭岛蝶变 厦门实践”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北纬24度,东海之滨。 山海江河溪岛林,日月星辰风雨云,234千米海岸线蜿蜒曲折,自然的馈赠,造就了天赋的厦门。 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历经2000年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厦门在海洋开发上与自然、与世界呼吸吐纳,塑造了独特的人文与生态。 让生态复归于朴,让生态文明愈臻于茂。作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海洋,既是厦门人的共识,也是厦门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36年来,厦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从筼筜湖综合治理出发,再到“海域、流域、全域”生态保护修复,构建优美海湾人居环境,增强海岸带生态活力,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为国内外城市海洋生态保护贡献了“厦门方案”。 何以厦门?近日,本报记者深入调研,探究厦门如何以高水平海洋生态修复助力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起步:筼筜湖综合治理 带来生态觉醒 早春时节,漫步筼筜湖边,水清岸绿、白鹭低飞,湖中央的红树林带郁郁葱葱。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作为厦门最美的城市会客厅,整治后的筼筜湖,一年四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一幅幅高颜值城市画卷。 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筼筜湖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围海造田、筑堤围湖使原来近10平方公里的筼筜港变成了仅1.6平方公里水面的封闭内湖。20世纪80年代中期,长期污水直排使筼筜湖污染极其严重,生态功能基本丧失,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厦门作为首批4个经济特区之一,当时处于改革开放艰苦创业时期,地方财政十分紧张,治理很困难。 1988年3月,彼时担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面对筼筜湖现状,思路清醒而坚定。“我来自北方,对厦门的一草一石都感到是很珍贵的。”“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坏来进行另一方面的建设?(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我自己认为是很清楚的,厦门是不能以这种代价来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 既要防止资源环境的“愚昧性破坏”,更要防止“建设性破坏”,带着这样的环保思路,习近平同志亲自牵头,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创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 “那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大会。”曾任厦门市公用事业局副局长的张益河,对那次大会记忆尤其深刻,“全是干货!会上成立了筼筜湖治理领导小组,市长亲自抓治湖,以空前的力度,连续两年拿出全市年基建投入的1/10即1000万元用于湖区治理。” 筼筜湖治理迎来了春天。生态觉醒的厦门,开启了对湖域范围的重点整治攻坚和对生态文明的先行先试探索。 经年坚守,久久为功。经过30多年共五期的综合整治,而今的筼筜湖,早已告别昔日的黑臭,蝶变为今日的“城市会客厅”,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2023年10月,筼筜湖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从1988年习近平同志提出筼筜湖综合治理理念到世纪之交, 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率先起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厦门城市治水、生态建设蹚出了路子、积累了宝贵经验,唤醒了厦门社会各界加强生态建设的共同意识。 拓展:从治理一片湖到西海域综合整治 从筼筜湖综合治理出发,厦门不断积极探索实践,根据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统筹湾内湾外、岛内岛外、流域湾区、陆地海洋,有序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夕阳下的海沧湾,湛蓝的海水犹如一块大玉盘静静地围裹着陆域,漫天云霞辉映下,厦门中心大厦等地标建筑格外耀眼。 时钟回拨到2000年之前,由于围垦造地和港口建设等原因,海沧湾所在的厦门西海域淤泥沉积,海域面积缩小,纳潮量大大减少,海水自净能力降低。加上过度无序的水产养殖及周边大量污水汇入,用海矛盾不断加剧,富营养化严重,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此时的厦门,正面临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迈进的十字关口,岛内外一体化成为关键词。 “要重视保护海湾生态,加强对近海水体的保护,抓好西海域综合整治,防止水源和海湾水体污染”“坚持把凸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相结合,努力创建国际花园城市”。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厦门调研,对西海域整治、海湾型城市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西海域综合整治,成为当时厦门市未来经济发展、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然而,西海域综合治理工作牵涉面广,涉及利益方多,难度大。从湖域治理到海湾生态修复,如何破局?如何推进? 2002年,厦门市人大通过《下大决心依法整治西海域,大力推进生态型海湾城市建设》议案,厦门市委随后专题研究整治西海域,启动实施养殖清退、补偿工作。整治面积达70平方公里,投入经费2.3亿元,清退养殖海域2万多亩。通过三年综合整治,改善了水动力条件,减少了赤潮灾害的发生,调整了用海结构,确保了港口航运和滨海旅游主导功能的发挥,海湾型城市初现端倪。 以马銮湾为例。曾经由于开发建设不注重生态保护,马銮湾水域面积锐减到2平方公里,水质严重下降,周边环境污染严重。通过退垦还海、清淤整治、生态补水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如今的马銮湾,拥有长达25公里的环湾生态景观带和76公顷的城市湿地公园,绿化覆盖率大于50%。“过去海水因为过度养殖富营养化,水质严重恶化,颜色很深。现在的海水,清澈透明。”马銮湾新城片区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蔡德进感慨地说。 2000年前后的杏林湾,长期的围湾造地加上过度的水产养殖,导致环境恶化,这里一度难觅候鸟踪影。 随着杏林湾及周边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当地观鸟协会发现,鸟儿们飞回来了。如今,杏林湾已成为重要的生态湿地和鸟类栖息繁衍基地,目前湾区内共有鸟类14目38科9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6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有4种。杏林湾,成了飞鸟们快乐的天堂。 提升:高水平启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 如果说,以筼筜湖治理为起点,西海域的治理拓展了厦门生态修复的物理空间,那么五缘湾、环东海域的综合整治则丰富了“厦门实践”的经验探索,意味着厦门生态文明建设迈入向纵深推进的新阶段。 位于厦门岛东部的五缘湾,与环东海域一堤相隔,是厦门岛重要的地理门户。过去,因为海堤阻断、过度养殖、倾倒堆存生活垃圾等原因,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一度被视为不适合居住的“风头水尾”。2003年,当地人均GDP只有厦门全市平均水平的39.4%。 改变迫在眉睫。2005年,厦门市借鉴筼筜经验,启动了五缘湾综合整治工程。 “当年有两种选择,一是拓宽原有老海堤,围海造地;二是跨海架桥,做大五缘湾内湾,把大海还给城市。”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潘世建介绍,在当时全国围海造地火热的大背景下,厦门没有听从把湾内填平的建议,而是及时调整五缘湾片区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保留湾内89公顷原生湿地。 正是这个决定,让昔日的滩涂盐碱地,变身城市新的“会客厅”。海域面积由112公顷增至242公顷,生态用地比治理前增加2.3倍,建成厦门国际游艇汇、帆船港,吸引300多家知名企业落户。截至2022年底,五缘湾片区仅土地价值就比2005年增长8倍多,创造的价值远超出当时舍弃的地产开发收入。 “算大账、算长远账,把生态优先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坚持海洋开发和海洋保护并重。”潘世建说,五缘湾既是筼筜湖治理的成功复制,又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全新的探索。 从湖到海,跨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厦门实践”,一次次打开格局视野,实现由点及面、由单一要素到多要素、由局部到区域,更加系统的规划思考。 环抱着中国最大的城市内湾——同安湾,金色的沙滩和七彩的跑道,串起沿线的酒店、游乐园、红树林、生态公园、科创园区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这里便是环东滨海旅游浪漫线。 很难想象,过去的环东海域由于水产养殖等多种因素,水体污染和淤积严重。“烂潮滩”变身“浪漫线”,环东海域的美丽蜕变,源自于生态厦门的整体系统谋划。 2006年,厦门专门成立环东海域指挥部,按照“先保护后开发、先治污后发展、先生态后景观”的理念,全面推进环东海域综合整治。 从清退海上养殖,到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截污纳管,再到入海河流的综合整治,陆海统筹、综合治理,成为环东海域“旧貌换新颜”的关键。 经过生态修复和保护开发,湾区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提升,纳潮量增加了4400万立方米,海域水体交换能力提升了30%,水体交换周期明显缩短;人工修复沙滩45万平方米,种植红树林湿地134公顷,保护修复自然岸线达到22.4公里;埭头溪下游建成约20公顷的浅流河道、6.8公顷的湿地公园及55公顷的滩地景观带,流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达2.01亿元…… “环东海域整治实现了厦门生态文明实践由国内示范到国际样本的深刻转变,大大拓展了生态新城的发展空间,有力助推厦门跃升为国际知名海洋城市。”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引领:探索海湾型城市生态发展新实践 一环数湾,众星拱月。 从筼筜湖综合治理出发,海沧湾、杏林湾、马銮湾、同安湾、五缘湾……一个个湾区综合整治和开发相继展开,从湖域到海域,再到流域、全域生态保护修复,厦门向生态环境质量要效益,深入探索海湾型城市永续发展之路。 厦门市翔安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周鲁闽介绍,厦门根据海域湾中有湾及水动力较弱的特点,加强海陆统筹,在国内沿海地区率先提出湾区综合整治理念,以湾区综合整治、海堤开口及海域清淤为重点,增强海湾水体交换能力,增加海湾环境容量,改善海水水质,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 阻隔厦门东、西海域的高集海堤长2212米,在厦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饱含数百万厦门人民感情,但海堤改变了水动力,使厦门东、西海域成为半封闭的港湾,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每年都要耗费巨资清淤。打开海堤对厦门人民尤其是当年建设者来说心情沉重。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科研团队背靠背论证,最后达成共识,2010年厦门市决定将海堤开口800米,同步启动建设海堤精神纪念馆。2016年完工后,东海域可向西海域日净输送水7100万立方米,打通了东、西海域“经脉”,改善了海洋生态廊道。此后,厦门其余6座海堤全部打开并开展清淤,实现了湾区生态系统质量提升与经济发展双赢,再次为全国作出示范。 “厦门全域海洋生态修复,不是就海而海,或就湾而湾的生态修复,而是为海湾区域生态质量提升、生态韧性增强、生态功能与承载力增加、生态产品与人民福祉增多的海洋生态修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长余兴光说。 “如何以高水平生态修复助推高质量发展?我们在调研中进行思考,从广东、广西、山东一直走到厦门,好像就感觉到有了一个答案。”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卢丽华表示,厦门实践的意义,就是为助推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厦门样本。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今日之厦门,已成为全球海湾型城市高水平生态修复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厦门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东亚海岸带综合管理杰出成就奖”“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成就奖”“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 生态传承、驰而不息。“要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提升本岛、跨岛发展”,带着总书记的殷切期盼,厦门牢记嘱托,吹响了海湾型城市建设的号角,在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的同时,着力促进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绿色厦门”迈向“生态厦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布局合理、自然和谐、宜人居住、富有特色、充满魅力的生态型城市。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