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城事 > 正文

厦门市出台实施方案 16条举措支持高技能人才发展

2024-01-27 08:40:50  作者: 何无痕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日报讯 (记者 何无痕)目前厦门市有87万技能人才,其中高技能人才接近30万。近日,厦门市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厦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促进厦门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为出发点,提出16条举措。其中,创新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技能等级认定新做法、开展台湾地区职业资格采认试点等都是省内首创,确保厦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走深走实,为厦门市重点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

创新学徒制培养模式

首次扩大培训对象范围

新方案中,厦门市创新学徒制培养模式,首次扩大了培训对象范围,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年度在企业技能岗位实习的学生也能参与培训。以实习学生所在企业为主体,参照现有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等模式,使校内理论知识转化为岗位实操技能。为体现就业导向原则,学生需完成培训并通过企业实习考核、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方能领取补贴费用。

同时,厦门市将建立以“1(厦门技师学院)+X(民办技工院校)”模式为基础的厦门市技工教育联盟,鼓励厦门市民办技工院校毕业生直接报考厦门技师学院高级工班,支持厦门技师学院加大高级工招生比例,招收中职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开展高级工以上级别培养。

打破高技能人才

职业“天花板”

为着力打破高技能人才职业“天花板”,根据新方案,厦门市将扩大“新八级工”等特级技师评聘范围,试点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同时,厦门市探索在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试点技能等级认定“预备案”,对暂无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工种),企业可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模式,面向内部职工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定;并着重朝数字经济方向探索开展“一试双证”试点,将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行业证书与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直接挂钩,职工通过一次考核即可同时获得行业权威认证的能力证书和经政府备案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

此外,年满18周岁的台湾地区居民,持有人社部门公布的厦门市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内的水平评价类台湾地区职业资格证书,且在厦门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和技能工作的,其台湾地区职业资格原则上按“非禁即享”原则予以直接采认,就可在厦门提供专业服务,享受同等待遇,目前目录清单已扩展至60项。

在每年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对技能水平有一定要求的岗位也可有针对性设置报考要求,适当放宽学历、年龄限制,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或省级技能大奖、福建省技术能手称号,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表彰的高技能人才,国家级或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以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选手和全国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可直接通过考察的方式简化程序招聘到与所获技能奖项相符的事业单位岗位。

链接

超1800万人次

职业培训加速工匠培育

据悉,2023年,随着“技能中国行动”深入实施,各地聚焦重点领域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全国共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超过1800万人次。

人社部门累计遴选3.3万余家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年超过1200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技能领域职业,支持建设115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39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行以来,已累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3000多人,为提升技能人才薪酬待遇、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一。

据新华社电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