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0多家台企在此扎根成长 台商登“鹭”觅得发展福地
2023-12-04 09:07:27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一位台青 在厦成长为上市企业掌舵者 台商投资区设立,让厦门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展到岛外,带动了岛外广大区域发展。 1996年,快速发展的建霖,在集美买地增设工厂。1999年,新厂建成,开始向卫浴行业的相关表面处理核心技术发起攻关。现任建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陈岱桦,当年年仅28岁,跟随建霖发展的脚步坚定地来到了厦门——这个让他倍感亲切的地方。“口音、风俗、打拼精神都相近,就是这里了。”陈岱桦说,这一待就是24年。2002年,公司迁入集美台商投资区,将总部设立在这里。 建霖在厦发展近35年,从最早专注卫浴产品到逐步拓展拥有厨卫、净水、宜居空气、健康照护、先进智造等五大产业链的健康家居行业企业,成为年销售额超40亿元的上市企业。而陈岱桦个人也从公司的执行副总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历任总经理、董事后,成为现任建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在陈岱桦看来,企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自身专注技术创新,更得益于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享受方方面面的改革和政策红利。“没有祖国大陆的市场、人才、开放政策等支撑,我们做不到今天的规模。而且厦门在实施对台政策上先试先行,加大对台资企业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品牌树立等方面的鼓励,在出口退税、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给予必要的支持,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排忧解难。”陈岱桦说。 一位“台二代” 从守业到创业到融入厦门 “借问投资何处去,台商遥指杏林湾。”当年,台湾媒体曾经用这样的标题,来赞美厦门的台商投资区是台商投资的理想之地。 1996年,詹淑芳的父亲抓住台商投资区的政策利好,在集美创办富全钢铁。企业一天天做大,台商“创一代”也在一天天变老,企业不仅面临转型发展,还面临“谁来接班、怎么接班”的问题。 2006年,詹淑芳经过艰难取舍,放弃了设计师的工作,从台湾桃园来到厦门集美接班。在厦门工作生活18年,她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从守业到创业,我深深融入了厦门。”现在,詹淑芳一家在集美安家立业。 深谙科技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她积极参加工信部门举办的创二代班等一系列培训课程,用足用好技术改造等各项扶持政策,与厦门大学等单位合作升级企业排单系统,积极对接厦门数字智造工业研究院,推进企业生产数字化。在詹淑芳的带领下,富全钢铁也不断发展壮大,从一家公司发展为三家公司,年工业总产值将近4亿元。 不久前,詹淑芳前往苏州学习,在与当地台商交流时,对方称赞在厦门投资是一件回报率很高的事情。她笑着回答:“没错,在厦门安家创业,好极了!” 数字 ●截至2023年3月,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929个,合同台资236.99亿美元。 ●截至目前,台资累计在厦设立的企业数居所有投资来源地首位,占全市累计设立外资企业数超过54.1%。 ●截至2022年12月,厦门现存台资企业数5306户。 ●2022年共有64个台企项目获得技改补助资金1.04亿元,23个台企项目获得技改奖励资金3679万元。 ●截至2022年底,在A股上市台资企业累计59家,福建省8家,其中厦门占7家。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