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资讯 > 正文

厦门文化产业 “向海而生”

2023-11-24 18:22:18  作者: 王飞颖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文化产业 “向海而生”

——访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院长、海洋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亮

厦门日报讯(记者 王飞颖对于厦门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和特性,学界有着不同的角度与观点,但许多人都认为厦门所处的闽南文化,有着“向海而生”的特性。我们走访了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院长、海洋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亮,他表示,早在2007年“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就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向海而生”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文化交融特性非常显著。厦门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发展,也呈现,并应该深度挖掘这一“向海而生”的特性。

丰富文化遗产 呈现“向海而生”特性

问:在中国文化图谱中,厦门所处的闽南文化有什么特色?

答:在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鼓浪屿厦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这些世界级的文化认定上来看,闽南文化一直很有特色,首先她是中国的、本土的、原生的,依托于海峡蓬勃发展,有着深厚的传承基础;其次是她是对外交流的,透过海峡连接南海、沟通大洋,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兼容并蓄、丰富自身的内涵。

问:这对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答:这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与我们现在倡导的文化产业发展一脉相承。在茶叶和茶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闽南不仅是茶叶的重要产地,同时也是茶叶对外输出的重要口岸,本身深厚的茶文化根基,对茶文化的传播乃至构筑茶的中华文化符号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直接点出了对外交流的特性;而我们看鼓浪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名称是“国际历史社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的定义,在这里,我们要关注和保护的,是一种特定时空下“向海而生”的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

文化是脉络 挖掘重塑有潜力

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发掘利用并发展文化产业?

答:我们要发展文化产业、进行文化创意,核心思路应该是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未来要去哪里?”这两个问题,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包括我们闽南本土文化,实际上是一条连贯的脉络,不能割裂,而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生生不息、不断更迭发展,这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和进行文化创新创意的丰厚土壤。因此我们必须要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并且以时代的眼光为传统赋予新的价值、满足当今人们新的需求。

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继承并深入挖掘我们所拥有的优秀文化,把握好发展机遇,从美的高度进行解析,进行适时转化。最近几年我们感到“惊艳”的几个产品或说事件,比如说《唐宫夜宴》舞蹈,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重塑,仅仅是部分的挖掘,就能让大家感到十分惊艳,可见其中的潜力。

具体到厦门,闽南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也是值得我们深度挖掘的。近年来我们已经见到很多文创类产品是对闽南传统文化的挖掘,比如各式的旅行或个人用的茶具,就很好继承了闽南传统的乌龙茶的文化,又进行了创新,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产品。也就是说,将传统以创新的方式、美的形式重新引入我们的生活。但其实这样的挖掘还太少,依然还有大的空间。

电影产业才起步 “三游”产业有优势

问:基于“向海而生”,您觉得厦门还有哪些可以拓展的方向?

答:在挖掘闽南文化底蕴的同时,依托于厦门城市的独特优势,文化产业还有几个重点方向。比如,电影产业有着巨大发展空间,即使厦门近年大力推动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目前还是蓄力阶段。对比印度发达的电影产业,中国的人均GDP是印度的5倍,可以想见电影的消费和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很大潜力。此外,个人认为厦门的文化产业还有一个“三游”的发展优势,也就是邮轮、游艇、游戏。厦门有不错的港口条件,邮轮码头和游艇码头建设已经较为完备,国人的旅行和度假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未来搭乘邮轮出行,甚至是自备游艇休闲都有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厦门游戏产业发展也较有特色,在我国对外文化出口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帮助一带一路国家诠释当地的文化,这也是厦门文化“向海而生”交融并蓄的优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