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大数据+网格化 打造基层社会“智”理新模式
2023-11-14 15:09:27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大数据+网格化 打造基层社会“智”理新模式 集美区社治委办深化网格工作,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俊鸿 杨霞瑜 通讯员 黄生华 李雅静)“每天凌晨5点多,经常被小区保洁人员拖垃圾桶摩擦地面的声音吵醒!”半个月前,集美区纺织东路附近一小区居民反映。 居民的烦心事闹心事,就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要紧事——事件转到“智慧集美”平台,平台第一时间派件,将任务转到宁宝社区第六网格,网格员立刻与当事人联系了解情况,随后协调小区物业整改,还居民一片清净。 虽为小事,但民有所呼,必有所应。今年来,集美区社会治理工作(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为“集美区社治委办”)与集美区民政局、镇(街)等,把推进基层社会高效治理作为保障平安稳定、推进民生福祉的基础性工作,探索“大数据+网格化”模式,打造基层社会“智”理新模式,不断延伸网格服务触角、激发基层发展活力,及时化解居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重塑网格架构 强健基层治理“筋骨” “每天在网格里走,每幢出租楼住着多少人,每户有几人,家里有没有高龄老人,我们心里都清楚。居民群众跟我们熟了,有什么事情会第一时间找我们。”吴灵灵是侨英街道叶厝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去年集美区深化网格工作以来,她最大的感受是网格辖区变小了,她与老百姓的距离变近了。 吴灵灵说,以前,一个网格的辖区比较大,走透一趟要花比较长的时间。现在网格辖区变小,走访频率增加,她对网格里的事情也更一目了然。比如,今年走访中得知,网格里有一名90多岁老人,虽然子女同在一个村,但她喜欢在老房子独居。7月底“杜苏芮”台风登陆前,子女担心老房子有危险,但都劝不动她,网格员一说,老人马上搬到儿子家里。“与老百姓的距离变近,群众工作才会更好做,这也是做深做细网格工作的意义所在。”吴灵灵说。 网格工作的变化,源于科学的架构重塑。去年来,在集美区社治委办的牵头下,集美区民政局、镇(街)等部门将全区划分为743个网格,建立网格动态优化调整机制,规范网格新增、拆分、合并、调整流程,进一步强健基层治理“筋骨”。 “经过划分后,我们以每1000名至2000名居民为一个网格单元,网格员对辖区的服务更加精细化。”集美区民政局社区办主任陈向辉介绍说,网格工作是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距离群众最近、服务群众最直接,去年以来,全区民政部门以网格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立足“服务向社区聚集、治理向网格聚焦”的工作思路,做到了责任落实、制度落地、超前预警、妥善处置。 制度建设+人才培训 打造社区网格“全科医生” 重塑网格架构只是第一步,网格员队伍是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的一线力量,是承上联下的关键一环,也关系到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从制度建设到专业培训,今年来,集美区着力打造“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全科式”网格员。 去年5月,集美区社治委办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村(社区)网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通知,从网格员的选聘、招考到岗位设置,从制度层面做了详细规定。同年12月,集美区社治委办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网格工作,下发《关于进一步修订完善〈集美区社区网格员工作职责清单(试行)〉的通知》,对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便民服务等七大类职责清单进行细化。今年1月,集美区组织、民政、财政、人社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修订完善〈集美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立健全与岗位类别相适应的管理激励机制,进一步明确基本工作职责。 集美区社治委办和集美区民政局十分重视网格员的技能培训,邀请公安、城管、建设、消防、卫健等部门的专业人士开展培训,为网格员讲解相关领域知识,还开发了“集美网格员”学习小程序,建立线上学习资料库,由网格员实名注册学习并每月答题检验学习成效。此外还设立村(社区)治理人才培训基地,按照“主干—两委—网格员”层级,建立“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挂职锻炼”培训机制,为网格员充电蓄能,努力打造“一专多能”“全科式”的网格员。 打造“全科式”网格员的模式不断发挥效能。陈奕婧是杏林街道宁宝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她说,之前老百姓办一件事,有时要找街道好几个部门,如今,找一个网格员就可以了,方便快捷。如退休人员管理方面,涉及户口、就业、社保等,群众到街道要找好几个部门,如果相关人员外出开会或培训,群众还得再跑一趟。现在一个网格员基本就能操作,实现老百姓办事只跑一趟、一次办好。 “‘全科式’网格员,就像全科医生一样,群众一些小问题小毛病都可以找我们解决。”陈奕婧说。 大数据+网格化 打通基层治理“经络” 今年9月6日,杏林西路附近一小区居民反映称:连日下雨后,小区积水严重。社区事件中心接到信息并转到“智慧集美”平台,平台立即将事件派发到社区第五网格,正在社区走访的网格员接到任务后马上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原来,小区之前设施改造,导致部分路段下雨天积水严重。网格员将情况上报“智慧集美”平台,平台将指令转给市政部门,由市政部门第一时间排水,同时让城发部门介入,提出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今年“智慧集美”平台运行以来,集美区社治委办进一步健全网格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大数据+网格化”工作,汇聚融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矛盾调处、消防安全等各类大数据信息资源,搭建全区政务大数据中台,汇聚全区政务数据,提升协同运转、应急处置、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建立起区、镇(街)、村(社区)、网格四级协同的社会治理运行体系,强化扁平指挥,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构建“巡访、采集、报送、派发、整改、督评”六步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信息在网格采集、隐患在网格排查、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镇街”。 “如果把‘智慧集美’大数据平台比作一个事务处理的‘大脑’,那么网格员就是事务处理的‘手’,建立制度打通‘经络’,通过群众下单、平台派单、网格接单的模式,实现社会事务精准服务、社会事件精确调度、社会保障及时到位,不断提升城乡网格管理精细化水平,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示范区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集美区社治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邻党建+共治 激活基层治理“细胞” 基层治理,离不开党建引领。 去年以来,集美区社治委办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党建引领治理体系,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组建网格(小区)党支部284个,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向基层治理末梢拓展。出台《集美区城乡社区近邻服务实施方案》,推进完善近邻敬老、济困、扶幼、助残、育德、医疗、关爱的近邻服务模式,提炼形成宁宝社区为民服务“四部曲”工作法、日东社区“127”工作法等一批近邻服务优秀社区工作法。 此外,推行多元参与机制,建立“1+1+1”多元参与网格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员的作用,当好网格管家,建立“集美热心人”队伍,培育热心人骨干345人、热心群众2093人,组建情暖夕阳、校园守护、邻里守望等志愿者服务队103支,开展嘉庚故里公益辅导班、近邻义务家教等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416场,服务8000余人次。 社会治理,共治共建共享,市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细胞”被激活——张华是杏滨街道三秀社区热心人代表,两年前,他和杏南中学家委及三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参与组建的“蒲公英”护学岗志愿者服务队,疏导校园门口来往车辆,护送放学学生安全通行、帮助学生查询公交信息等。如今,包括辖区党员、学校、企业志愿者等各行业人员在内的200余人,加入护学岗志愿者服务队,已经成为三秀社区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力量可以传递,爱心可以传播,我们都生活在集美,大家共同参与,互帮互助,这个家园才能更美好。”张华说。 完善治理体系 促进基层治理有机更新 基层治理,重在基层,也难在基层。 今年来,集美区社治委办致力于基层组织的提质增效,让基层治理有机更新,焕发新活力,印发了《关于集美区推动落实社区工作清单化管理的通知(试行)》,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事项,理清社区权责关系,明确社区主办(27项)、协办(48项)事项,设置准入门槛,动态调整事项清单,促进社区减负增效,形成边界清晰、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社区工作机制。率先全市分期分批完成14个“村改居”转型任务,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509家,协助村(居)委会推动居民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实践。 此外,集美区社治委办还在“小社区”做“大文章”——率先全市在全区38个城市社区挂牌成立“环境与物业管理委员会”,建立业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探索“契约化”治理方式,推动形成颐海嘉园、碧溪花园等35个小区近邻公约,积极培育居民的契约精神和责任意识。 今年9月15日,文康路附近一小区有居民反映:小区楼道、店面杂物乱堆,凉亭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智慧集美”平台将信息同时转给城管部门和社区网格员,城管部门和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介入,不过小区物业方面却表示:申请审批经费繁琐缓慢。由于涉及安全问题,社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协调,最后由街道施工兜底提升,整改速度之快得到了小区居民、物业的一致好评。 “没想到这么快就整改好了,环境更优美,晚上我们老人家经常在这里跳广场舞,周末小孩子们在这里玩,都很放心。”小区居民竖起大拇指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