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湖里区 > 先锋湖里 > 本地聚焦 > 正文

这个活动,有意义!

2023-09-20 09:40:00  作者:   来源: 湖里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9月16日

“万物共生 美好共建”

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系列活动

拉开帷幕

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检察日报社、厦门市人民检察院、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指导下,系列活动由厦门大学法学院、湖里区检察院、湖里区审计局、湖里区委文明办、厦门市观鸟协会、厦门十一维度公司等联合举办。

湖里区检察院“元宇宙”技术应用场景再度上新,线上线下相结合,当天1.3万名关注公益的网友们登录“元宇宙”论坛空间,沉浸式参与活动。

系列活动之一

共建签约 基地揭牌

理论与实务的“双向奔赴”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需要久久为功。

地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湖里区检察院持续释放公益诉讼新动能,继打造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检察联络站、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鸟类公益保护展馆,此次活动中联合厦门大学法学院成立“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研学基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这是一次理论与实务的“双向奔赴”

依据湖里区检察院与厦门大学法学院签订的共建协议,双方将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加强人员交流、开展课题调研、推动学术研究、增进检察实务协作。检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有望成为培养全科型检察官的新平台。

系列活动之二

大咖云集 论坛汇智

多元视角激活公益保护“一盘棋”

“万物共生 美好共建”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是本次系列活动的“重磅环节”。

主题分享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教授远程连线发表主旨演讲。

他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等三大层面,建议检察公益诉讼可以从这些层面拓展保护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李振基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展现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屏障功能和服务功能。

厦门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徐进发以刑事打击、公益守护、府检联动、“外脑”助力四个主题词,介绍了厦门市检察机关多维度同发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与成效。

厦门市观鸟协会会长彭志伟分享了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他呼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保护多样生物的功能。

“海岛青年”游一谦则分享了自己组建公益社群、运营公益机构的经历。

对话互动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旭阳、助理教授李天相,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吕建伟、湖里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王更儒、湖里区审计局综合科科长赵克潮展开对话,多学科多视角交叉碰撞,启迪公益保护之思。

系列活动之三

考察之旅

保护成效“眼见为实”

既有“高大上”的对话,也有“接地气”的考察。16日下午,参与活动的嘉宾展开生物多样性考察。乘船启航出海,探访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

步入湿地公园,一睹栗喉蜂虎的灵动身影。嘉宾们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瞭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效“眼见为实”。

五缘湾湿地公园紧邻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是栗喉蜂虎的觅食地。2021年12月区“两会”期间,湖里区检察院提交了《关于加强湖里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得到厦门市检察院以及市、区有关部门的重视。

2022年上半年,湖里区检察院成立了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检察联络站,围绕五缘湾湿地公园的外来入侵物种整治,多次召开研讨会,推动各方达成公益保护共识。

2022年7月,针对公园内仍存在繁殖生长的有害外来生物,湖里区检察院向管护单位制发检察建议书。经过两个多月的系统整治,福寿螺、南美蟛蜞菊、空心莲子草、水浮莲、水藻等被清除治理。湖里区检察院还邀请专家针对红树林及其周边植物的管养开展科学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

今年,由湖里区检察院与区审计局共同建立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鸟类公益保护展馆还成为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立足法律监督职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

湖里区将持续发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