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资讯 > 正文

厦门集美:培养好习惯 共享好环境

2022-12-16 08:14:56  作者: 林桂桢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集美区每年11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系全市首创

培养好习惯 共享好环境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詹志平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集美区创新工作方式,试行在每年的11月开展“集美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立足辖区实际,凝聚各界力量,集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据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在全市属首创。

一个多月里,集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创意性、趣味性、科学性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充分调动起群众创造性和积极性,构建起共享共治的垃圾分类工作格局。

未来,集美区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总结垃圾分类宣传月的经验和做法,集中开展主题推先评优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垃圾分类水平提升,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党建引领

发挥党员

先锋模范作用

集美区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共建联动,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集美街道石鼓路因小吃店众多,被誉为“网红美食一条街”,但由于人流量大,部分食客乱扔垃圾,卫生状况有时不尽如人意。在街道党工委的倡导下,各社区积极发动辖区党员对石鼓路沿街商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协助整改软硬件问题,同时发动商家做好家庭垃圾分类,逐步实现“一人带动一户,一户带动一片,一片带动一社区”,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

在农村和村改居社区,部分居民垃圾分类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灌口镇三社村、上头亭社区、上塘村党委以清洁家园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志愿者走上街头,深入大街小巷,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相关常识,让垃圾分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因地制宜

“按需点单”

开展宣传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社工和志愿者长期与居民打交道,是最懂辖区居民需求的“知心人”。集美区依托遍布各村居的实践站,针对各类人群的需求和特点,“按需点单”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宣传活动,提高垃圾分类普及率。

杏糖生活小区的老年居民较多,如何用老年人感兴趣、易接受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11月11日,杏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杏糖生活小区老人活动室开展“欢喜来逗阵”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游园活动。现场设置趣味小游戏,如贴贴乐、趣味拼图、投篮高手、转转乐等,把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变得更接地气、通俗易懂、新颖有趣。

11月7日,田头村党支部联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田头村老人会幸福院对辖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村民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家校社联动

孩子们沉浸式

学垃圾分类

作为嘉庚故里、百年学村,集美区发挥辖区内中小学、高等院校学生数量众多的优势,通过“家校社”联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同时联手大学生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学子们在“沉浸式”体验活动中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集美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学生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杏苑小学少先队员利用周末时间到园博苑门口开展亲子垃圾分类行动,敬贤幼儿园小朋友变身垃圾分类督导员,深入各班级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各中小学、幼儿园把垃圾分类宣传融入夏令营、少先队假日小队、环保沙龙、志愿服务、研学等活动中,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参与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

儿歌《垃圾巧分类》、舞蹈《垃圾分类要牢记》、“分一分,放一放”分类小游戏……在海上五月花幼儿园的升旗仪式上,小朋友们化身“环保小卫士”,学习掌握垃圾分类小技巧。在华侨大学,“侨家大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携手校广播台,精心筹备了四期垃圾分类广播节目,受到青年学生欢迎。

在集美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各中小学通过邀请专家入校和校内专家宣讲等方式,开展教师垃圾分类专项培训,并将垃圾分类培训纳入新教师培训内容。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