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本网原创 > 正文

厦门翔安:在“变”字上下功夫 扎实深入推进文明创建

2022-07-26 09:56:55  作者: 王广春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学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7月26日讯(通讯员 王广春)日前,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崔永辉主持召开了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提出了再加压、再加力、再加责的新的要求。翔安区作为厦门岛外区之一,力求在“变”字上下功夫,以新的姿态、新的标准、新的成效,推进全区文明创建工作的高标准提升。

变少数为多数 进一步发动依靠群众

靠民创建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不全面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文明创建就会成为空话,就会成为政府机关的“独角戏”。因此,要切实解决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问题。

翔安区提出,要强化对广大市民的宣传教育,包括公益广告的氛围营造、各种载体的进村入户宣传、文明知识的培训普及、新兴媒体的宣传展示等,让广大群众知道文明创建是为什么,现在在干什么,作为市民群众应该做到什么,进一步统一全民“创典范城、做文明人”的思想认识。同时,要强化巡查和执法力度。巡查、执法本身也是一种宣传教育,对少数人、重点人实行执法,其实就是为了对多数人进行宣传警醒。近期以来,公安交警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三选一”教育惩戒点,效果比较好,值得借鉴。

再者,要强化对基层干部的宣传培训。翔安区在检查中发现,村居干部普遍对文明创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文明创建要做什么、怎么做不够明白,因此,要通过强化培训,确实增强“书记抓、抓书记”意识,提高“干什么、怎么干”的能力水平,实现压力传导的真正“同频共振”。

变被动为主动 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

翔安区通过反复检查考评发现,诸如乱张贴、乱堆杂、乱停放、乱晾晒、垃圾落地、标识不清、设施破损等等,都是显而易见、易整易改、不应该被扣分的浅显问题,但部分镇街、村居干部就是熟视无睹,不被通报不整改,通报哪里整哪里,甚至被通报了也整改不彻底。

为此,翔安区将进一步强化主责主抓意识、自查自纠意识、只争朝夕意识。无论是各镇街,还是职能部门,包括各个责任单位,都要把文明创建自觉纳入党委、班子的重要日程,作为单位的本职工作,坚持常议常抓;进一步增强属地意识、牵头意识、兜底意识,防止事不关己、推诿扯皮、无所作为。

文明创建的最高境界不是被动迎接检查,而是主动查找问题不足,自觉做到整改提升。被通报的问题整改了,并不代表创建任务完成了;只有不断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只有全面对标对表补齐短板,文明创建才能取得好的成效。翔安区提出,要始终坚持不解决问题不撒手,对于被上级通报的问题,要落实一周内整改到位;对各个申报点与延伸面,包括一些随机抽查的项目点位的整治、改造、提升,要进行可行性评估,倒排工期,加班加点,确保月底前完工达标。

变突击为常态 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

翔安区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文明创建,临时突击的成分还比较多,也正因如此,导致问题整改不全面,效果保持不长久,同类问题此起彼伏地发生,这种不健康的创建方式必须加以改变。

翔安区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问题研究、加强网格化管理。各属地、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要根据任务职责,重点依据市里统一的“5+3”重点与难点,加强实际调研,寻找“有所作为”的解决办法,该建章立制的要建章立制,该投入的要投入,确实树立“滚石上山”、逆水行舟、攻坚克难的决心勇气。

无论是各镇街,还是各职能部门与责任单位,都要实行网格化文明创建制度。网格化管理的关键是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常态巡查、立整立改,确保长效,绝不能只讲在嘴上,停留在纸上,管理是到位,作用不明显。

最近,厦门市创建指挥部专门出台了《厦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奖惩办法》,既有奖励,更有问责。翔安区纪检监察、组织、效能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区创建办落实相关奖惩办法,切实解决少数人干、多数人看,压力传导不到位的问题,下一步翔安区将参照市里做法,建立对各镇街、各职能部门的月考评、月排名机制,对积分排名最后的给予全区通报,情节严重的给予效能问责。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