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民生 > 正文

十年间厦门医保参保人数增至457万

2022-07-22 09:46:31  作者: 钱玲玲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十年间厦门医保参保人数增至457万

厦门医保不断取得新突破,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东南网7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医保坚持改革和管理双轮驱动,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市民群众筑牢“病有所医 医有所保”安全网。

昨天上午,厦门市委宣传部举行第十一场“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医保局专场),邀请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花育明,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小平,系统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上官军主持。 

1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参保人数持续增长。10年间,厦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281万增至457万,年均增长5.57%,参保率长期稳定在98%以上,位居全省前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从149.72万增至270.9万,年均增长6.81%,进一步织牢织密覆盖全体市民的医疗保障网。

保障体系日趋健全。厦门率先全面建立了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大病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目前,职工、居民每年最高保障分别达到60万元、50万元。在全省率先落地公益普惠型补充商业医疗保险“惠厦保”,有效补齐了医保目录外的保障短板,打通了医疗保障“最后一公里”。

门诊统筹成效显著。厦门在全国率先建立并长期坚持门诊全病种费用保障制度,无论大病、小病,均可扫码或持卡直接结算。由于门诊保障到位,参保人住院率长期稳定在8%左右,低于全国16.3%的平均水平,有效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2参保人负担显著减轻

支付改革控制了费用增速。厦门在全国率先开展总额预算下的点数法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疗机构主动控费。医保费用增幅由改革前的19.29%降至年平均9.19%,全市参保职工、居民就医现金自费比例分别下降3.12%、4.02%,实现了医保基金总体可控、医疗机构转型提质、参保患者负担减轻的“三方共赢”局面。

药械集采减轻了个人负担。2019年,全国首个落地中选药品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获国家领导人批示推广“厦门经验”。截至今年6月,已落地13批次,共有337种药品、13类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最高降幅达96%,累计减轻百姓药械支出负担近10亿元,有效缓解了患者“看病贵”的问题。

国谈药品惠及了更多人群。救命的“天价药”经国家谈判降价进入医保目录后,厦门市积极推动定点医疗机构及时配备。2021年11月,厦门将4家定点药店纳入供应体系,建立起“双通道”管理机制,让群众第一时间买得到、用得上、能报销。截至6月,国谈药品受益患者达10万余名。

3基金安全更加牢固

智能监控实现了精准防范。厦门着力打造智能监控示范点,构建起涵盖基础信息、精准画像、决策支持三大板块的智能监控平台,实现基金监管广覆盖、全流程、更高效。2021年在国家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终期考评中位居全国第二,厦门经验在全国推广。

行刑衔接强化了震慑效应。医保部门与公检法等部门深度合作,在全国率先构建起行刑衔接的“厦门模式”,建立了协同高效的联合执法机制。2017年以来,医保部门联合公安等部门破获了15起医保骗保案,进一步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救命钱”。

4服务更加暖心便民

点多面广的服务更加完善高效。市级以及各区共设有7个医保经办服务点,9个医院医保服务站,医保服务事项100%实现“一窗通办”“全城通办”,年均提供线上线下医保服务近55万人次。全国首创新生儿医保参保报销“秒批”和医保“智能适老”服务,打通“一老一小”服务堵点。在厦生活的台胞可按规定参加厦门市基本医保,享受同等待遇。创新设立7家台胞医保服务站,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

医保结算更加便利快捷。截至今年6月,全市有343.38万参保人激活了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全省第一。全市693家定点医疗机构、1295家定点零售药店100%支持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月平均结算量达47万人次。全市126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门诊直接结算,二级以上机构100%实现跨省住院直接结算,参保人异地就医更加便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