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厦门:集聚资源,以“软”环境促“硬”实力

2022-05-26 16:52:50  作者: 林泽贵 廖丽萍 杨珊珊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集聚资源,以“软”环境促“硬”实力

东南网5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廖丽萍 杨珊珊近日,厦门同安区政府和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联合组织首批13家广州、深圳宁德时代配套企业前来厦门考察,加大招商力度。同时,牵线搭桥,针对一些宁德时代配套品类在本地寻找可合作供应商。

围绕龙头企业进行配套招商,正是厦门瞄准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引领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但归根结底,要看能否满足企业的基本经营需求——获得持续盈利和扩大发展的空间,否则再贴心的“店小二”服务,也引不来企业,更谈不上产业发展。

产业生态才是最大的营商环境。在这一基本认识下,厦门在持续做好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的基础上,始终把打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作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发力点,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城融合、深化公共服务等多种举措,努力构建良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为企业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提供值得深耕的经营土壤。

聚力强链补链优化产业生态链条

18日,厦门火炬高新区市场监管处办事窗口。随着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并顺利拿到营业执照,总投资330亿元的天马第8.6代新型显示项目迈入建设实施阶段。

这是继厦门天马第5.5代、第6代LTPS项目和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后,天马在厦门布局的又一个重要显示产业项目。扎根厦门11年来,天马累计在厦投资总额1000亿元,且已连续4年持续保持LTPS(低温多晶硅)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但天马的故事不止于此。

总公司在常州的宏巨电子,配套天马生产模切产品。为能快速灵活响应客户需求,在厦门天马第5.5代生产线落户厦门时,宏巨电子就跟随天马脚步来到厦门创办企业厦门宏钛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到厦门设厂,公司产品生产出来运到天马,仅需10分钟车程。”总经理刘业俊说,如今他们业务范围已扩大到漳州、泉州、湖北等地,持续助力厦门平板显示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天马的入驻,目前已为厦门带来超过50家的上下游企业,并推动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成为厦门一条千亿元产业链。仅今年一季度,厦门平板显示产业就实现产值424.2亿元,同比增长11.4%。而天马第8.6代新型显示项目建成后,还将再带动和吸引偏光片、背光模组、检测设备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到厦门集群集聚、抱团发展,进一步提升厦门在全球显示领域的区域中心地位。

像引进天马这样,通过借力巨人肩膀强链补链、优化产业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厦门发力的方向。当前,一场以大项目为龙头,大中小配套,上下游联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的行动正在厦门展开,目标直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让更多的企业间互为成品、半成品,形成协同创新的生态。

按照支柱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个层次,厦门提出“4+4+6”现代产业体系,涵盖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第三代半导体等不同类型的产业。

继中创新航之后,又引进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就是厦门紧跟时代步伐布局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精彩探索。

2021年7月,宁德时代成立厦门时代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同年12月,总投资80亿元的厦门新能安锂离子电池项目(一期)开工;今年3月,又成立厦门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30亿元建设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两个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值将达数百亿元,将极大地推动厦门新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

落地厦门后,宁德时代动作频频,与中航锂电、海辰锂电等厦门本地企业形成互补,逐步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来厦落户,已有时代电服换电业务总部、杰瑞硅碳负极材料等一批项目落地,电池隔膜基膜等重点项目也在洽谈推进中。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宁德时代,厦门在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同时,也正在强链延链上寻找突破口。在发展锂电池生产的同时,厦门也布局储能领域,向产业链纵深方向延伸,并做好用地保障等各项服务。为了宁德时代落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同翔高新城的项目,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同安区政府等有关部门上下齐心,短短三个月就交出1000亩土地;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能够快速完成注册登记,也受益于监管部门提前辅导和容缺受理机制。“能感受到厦门对企业发展的全力呵护,优质的营商环境坚定了企业在这里长期发展的信心。”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倾情倾力倾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与企业共同努力,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同时围绕龙头项目产业链、供应链精准招商,在强链补链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注入新动能。

推动产城融合营造优越投资环境

产业串珠成链,离不开园区平台载体的支撑。位于厦门岛外东北部、总规划面积47.6平方公里,同翔高新城经过七年的开发建设已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产业热土。片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产业,以产促城,以城融产,吸引了天马微电子、海辰新能源、瀚天天成、厦门时代等一批优质项目扎根。

金凤凰相继安家,看中的是这里的发展潜力。坚持高标准打造的产业新城为全市招商引资提供了大量的产业用地,为大项目落地留足空间。“园区上下游相关企业集聚,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瀚天天成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以产聚人,以城留人。宜业是吸引人才集聚的前提,而宜居是吸引人才留下的根本。同翔高新城充分发挥“园区开发、配套服务、产业投资”的主业优势,积极打造15分钟居住生活圈、30分钟休闲娱乐圈,同时,针对产业人才普遍关心的子女教育和住房问题,规划了20多所学校,涵盖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教育学校。上月,同翔高新城举行人才房意见征询会,就人才商品房进行意向征询,着力解决人才对住房的后顾之忧。此外,进一步丰富新城生态的同翔高新城火炬科技文化广场也在加紧规划设计中。

在厦门,以产业平台的建设为基础,产、城、人深度融合,成为加速释放城市吸引力的新磁场,也是纵深推进跨岛发展,加快“城长”的强有力支撑。

杏林湾畔,集美新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不仅有聚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等五大细分领域的软件园三期,还有名校、名医院高位嫁接,以及岛外首个综合性艺术剧院嘉庚剧院等一批文化演艺项目相继建成投用。

在同安新城,产业高地加速崛起,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和滨海酒店群、方特主题公园等串联成一条文化体育旅游带,成为厦门又一张亮丽名片。

马銮湾新城将重点打造被称为“马銮之肾”的两个湿地公园,在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彰显生态优势,建成宜居宜业新城……

“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成为岛外新城人气不断聚集的密码。”在厦门的决策者看来,随着岛外新城提速建设,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通信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有了蓬勃发展的土壤,而产业跨岛优化与城区跨岛拓展双轮驱动,正加速“以城兴业、以产促城、产城融合”。

数据显示,厦门的发展格局极大提升,进出岛通道由3条增加到“四桥三地铁两隧一海堤”,岛外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分别增加到56%、59%,岛外地区生产总值已接近全市的50%。

深化公共服务力为企业减负增效

“以前办理水、电、燃气和网络业务要分开跑好几个窗口,现在一个窗口就能解决,省力又省时!”20日14时50分,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三楼的工程建设综合服务一厅内,来自厦门望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职员唐大棉快速办理好业务,满意点赞。

让她获得良好体验的,正是这里的“水电气网”联办业务窗口。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联动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市审批管理局、市政水务集团、厦门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厦门分公司等单位组建水电气协同报装专项小组,重塑业务服务流程,推行“水电气网”联办专窗一次通办,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

“现在,客户办理业务时,仅需填报提交一张表格,就可联办‘水电气网’的报装和过户等业务。”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电力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游晶说,“水电气网联办专窗”上线以来,已受理150余单联办工单,水电气网联合报装采用“一个窗口统一收出件”“后台流转”“全程代办”等服务模式,从“分头办”向“一口通办”转变,通过部门合力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

目前,该专窗服务已覆盖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的多个营业厅,预计今年6月底,全市所有供电营业厅和区级行政服务中心都将设立“水电气网联办专窗”。5月16日,厦门市政水务集团也在厦门岛内供水营业厅设置首个“水电气网联办专窗”,开始为用户提供“1+N”业务联办服务。

更值得关注的还有,围绕增强市政公用设施的协同性,政企多方还组成协同小组,形成联席会议机制。企业在办理水电气网业务方面遇到什么问题,还需要提供什么支持……每月各部门与企业的联席会议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促进公共服务再升级。

“接下来,我们还要推动在i厦门、e政务等线上平台实现联办服务,通过增强市政公用设施的协同性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游晶说。

在厦门,更多为企业减轻负担、提升服务的举措不断出台、落实。

“这个项目原本预算需60万元左右,最终只花了不到25万元,而且办理过程‘一趟不用跑’。”前不久,看到新变压器投用,厦门市华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如是说。

这份幸运得益于厦门在全国率先推出的1250千伏安以下小微企业外线工程建设“零投资”政策——厦门供电公司负责电力外线建设和建成后的维护工作,工程投资则由政府部门专项资金进行补贴。

以往企业在电力外线接入工程建设中,需要一次性投入几万元或几十万元的成本费用,现在,中小企业电力外线工程中土建、电气费用、电缆管沟建设、电缆购置敷设等所有费用,均由市财政全额出资,不纳入供电公司输配电价成本。该政策实施近两年来,已惠及39家中小微企业,累计为企业节省建设成本约2200万元,切实为实体经济降本、减负、增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