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城事 > 正文

厦门率先全省各地市发布未来十年妇女及儿童发展两部纲要

2022-03-08 09:00:27  作者: 翁华鸿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4 儿童与福利

主要目标:

1.提升儿童福利水平,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

2.面向儿童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儿童公共服务需求得到公平满足。

3.巩固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保障儿童基本医疗权益。

4.构建连续完整的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支持体系。实施重点人群营养干预项目。

5.加快普惠托育服务建设。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和托位数量持续增加。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低于4.5个。

6.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生存、发展和安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7.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流动儿童服务机制更加健全。

8.城乡社区儿童之家覆盖率进一步巩固提高,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9.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基层儿童保护机制有效运作。开通并有效运行全国统一的儿童保护热线。

10.大力加强基层儿童福利工作阵地和队伍建设。

11.为儿童服务的社会组织和儿童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明显壮大。

12.保障在厦台胞儿童同等享受越来越多的福祉。

5 儿童与家庭

主要目标:

1.发挥家庭立德树人第一所学校作用,培养儿童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2.尊重儿童主体地位,保障儿童平等参与自身和家庭事务的权利。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尊重个体差异。

3.落实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教育、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落实抚养、教育、保护责任,树立科学育儿理念,掌握运用科学育儿方法。

4.增强亲子互动,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5.培养儿童成为好家风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6.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指导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95%的城市社区和85%的农村社区(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

7.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8.全面落实支持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9.提升儿童与家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水平,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10.健全与台港澳儿童家庭交流合作机制,促进融合发展。

6 儿童与环境

主要目标:

1.将儿童优先理念落实到公共政策制定、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各方面,尊重、爱护儿童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形成。

2.提供更多有益于儿童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

3.保护儿童免受各类传媒中不良信息的影响。提升儿童媒介素养。

4.儿童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5.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儿童友好示范社区。

6.增加公益性儿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校外活动场所,提高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7.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全面提升农村卫生厕所的卫生环境和质量。

8.提高儿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绿色低碳生活习惯。

9.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时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优先满足儿童的特殊需求。

10.深化厦台港澳及侨胞儿童事业交流合作发展。

7 儿童与法律保护

主要目标:

1.贯彻执行儿童保护法律法规。

2.加强保障儿童权益的执法工作。

3.完善对儿童的司法保护制度,司法工作体系满足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殊需要。

4.儿童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保护儿童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

5.消除针对女童的一切形式歧视。

6.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民事权益。

7.全面贯彻实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保障未成年人获得有效监护。

8.禁止使用童工,禁止对儿童的经济剥削,严格监管安排儿童参与商业活动。

9.依法严惩性侵害、家庭暴力、拐卖、遗弃等侵犯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10.依法严惩利用网络侵犯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11.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行分级干预。降低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未成年人人口数量的比重。

12.保障未成年人依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1  2  3  4  5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