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本网原创 > 正文

厦门:“暖警惠警工程”七举措为一线警员保驾护航

2022-01-08 00:43:38  作者: 刘玮 厦公宣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学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厦门警方为10名“健康大使”颁发聘书(厦门警方供图)

东南网1月7日讯(本网记者 刘玮 通讯员 厦公宣)1月7日,厦门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暖警惠警新举措的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厦门多部门联合助力,共同推出“暖警惠警工程”七举措,为一线警员保驾护航。

据了解,厦门市公安局有四项措施实现全省领先,真正让暖警惠警工作落到实处。第一医院、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弘爱医院等17家三级以上医院开辟“绿色通道”,率先在全省实现“就医绿色通道”全覆盖,2021年有115名民辅警第一时间得到紧急救治。在全省率先设立市、区两级七大定向基金,获各级财政性补充资金达263.3万元,共抚恤补助因公负伤、因公牺牲、重大疾病及家庭生活困难民警共计195人次。而针对辅警设立的“鹭警专项基金”,乃全省首个,实现辅警抚恤零的突破,填补了辅警优抚项目空白,全年为辅警工亡抚恤、病故补助、因公受伤慰问6人次19.4万元。此外,为基层一线配备的84台“AED除颤救生仪”,率先在全省实现派出所、分局及单独驻点单位全覆盖,组织开展的75场心源性疾病防护及救护技能培训,让2000余名民辅警接受专业培训,提升警队紧急自救能力。

去年疫情期间,厦门市公安局积极发动厦门市援建临夏回族自治州企业,红十字会、美团、南普陀慈善基金会等多家社会爱心企业、公益组织捐赠医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急需抗疫物资7批次、3000余箱(件),累计价值近100万元,全部配发基层一线;针对长期处于高应激、高强度、高风险状态下的公安民辅警,市公安局还先后组织专项健康休养11场次,参加休养活动民辅警累计300余人。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厦门全市13家国有3A级以上景区面向全国公安民警无期限免费开放,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5家,累计接待全国公安民警12万余人次,门票惠警金额已突破1000万元。

会上,厦门市公安局联合厦门卫健委、厦门医保局、厦门文旅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普陀分院、鹭海英烈慈善基金会、厦门航空等单位推出设立“健康大使咨询室”、开设“便警医保结算点”、开通“惠警掌上医疗”、建立“鹭警专项基金”长效补充机制、举办“急救巡回培训”、开展“健康巡回义诊”、派送万份“白鹭暖警”权益大礼包等7项暖警惠警新措施,让奋战一线的公安民辅警在2022年得到更多关心、更多关爱。

当日,厦门公安局还举行了“健康大使咨询室”现场揭牌仪式,并为10名“健康大使”颁发了聘书。

据了解,获聘的10位“健康大使”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肝胆病、消化内科专家,还有神经内科、骨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心血管疾病、代谢类疾病、小儿哮喘和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全科专家,他们都是全市医疗系统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此次市公安局通过设立“健康大使咨询室”,邀请他们走进警营,这在全市乃至全省公安机关中均属首创。下一步,市公安局将把“义诊”与“巡诊”有机结合,为基层一线单位送诊上门,并依托“e警队”平台,开设线下预约巡诊服务,切实解决一线民警辅警所需所盼。

厦门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二级警务专员曾嘉贤表示,此次聘请“健康大使”、设立“健康大使咨询室”,是厦门公安局与卫健委继开设民辅警伤病就医“绿色通道”之后的又一重要合作项目,是打造健康警队的一项具体举措,将进一步激发全市公安民辅警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

医院代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福星表示,将定期组织专家深入警营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并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医院等新形式,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病情咨询服务,使民警能够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形成对民警定期体检、重大疾病随诊跟踪治疗等长效机制,解除广大民警的后顾之忧。

厦门卫健副主任苏妙玲介绍,厦门市卫健委及医疗系统将在为公安民警辅警开辟快速救治“绿色通道”的基础上,以聘请“健康大使”、设立“健康大使咨询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战略协作,不断健全机制、畅通渠道、完善举措,推出一系列更丰富、更扎实、更惠警的新项目、新成果,共同推动“警医联盟”再上新台阶。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