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幻灯片 > 正文

厦门市集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 擘画教育发展路径

2021-12-03 07:52:09  作者: 康泽辉 吴舒远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十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厦门市集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擘画教育发展路径

9c3ae9e524a426732cc16ffc0381d1bd_1638485512427.jpg

集美中学“唱响”音乐党史课

东南网12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文 沈威/图)到2022年,完成全区中小学普通教室空调安装;到2023年,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 1.63万个;到2025年,再增1.27万个中小学、幼儿园学位……

昨日下午,集美区召开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重磅发布《集美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集美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等内容,将重点实施十大提升行动、27项工程。

作为集美区第九次党代会之后召开的第一个高规格、全局性的会议,大会的举行意义重大,为加速推进集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明确了阶段性任务。

会议奖励了一批获奖的优秀教师,表扬了捐资兴学的先进企业和个人,并为9位集美区教育发展顾问颁发聘书,为集团化办学试点学校代表授牌。

2022年教室空调全覆盖27项工程全力提升教育获得感

不久的将来,教育资源布局将更优化,学位更充足,环境更舒适。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3年,集美区将新增1.2万个中小学学位,新增0.43万个幼儿园学位;到2025年,再新增1万个中小学学位,新增0.27万个幼儿园学位。

校园清凉工程,将让同学们的学习环境更加舒适,2022年春季开学前,将实现学校教室空调全覆盖。

推进中小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化,到2023年,打造资源丰富、功能齐全的集美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全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到2025年,建设不少于20所编程教育样本校,建设6间人工智能编程创客教室,为人工智能与编程课程学习提供优质环境。

学前教育质量再提升,公办园及公民办示范园占比再提高;实现“学有优教”,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到2025年,小学在全国、全省教学质量监测成绩持续保持优秀水平;新创一所省一级达标高中;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

集美区还将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教育科研、学生综合素质、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实现再提升,扎实推进各类教育全面发展。

最高补贴120万元真金白银大力引进培育教育人才

集美是嘉庚故里,尊师重教一直是集美的光荣传统。未来几年,集美区将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大会重磅发布了《集美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旨在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和新录聘优秀应届毕业生。其中,高层次教育人才又细分为在职高层次人才和本区培育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彰显了集美区用真金白银、真情厚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集美的改革取向。

根据细则,引进在职高层次教育人才在住房政策、安家补贴、政府薪酬补贴、租房补贴、人才成长、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按五个人才层级,最高享受120万元安家补贴;每年最高享受5万元政府薪酬补贴,发放5年;最高享受6000元/月租房补贴,最长期限5年。

而新录聘优秀应届毕业生,也将享受生活、购房、租房、安家等多项补贴优惠政策。按照博士每人8万元、硕士每人5万元、“双一流”高校(学科)及世界最新排名前200名大学本科每人3万元、其他高校应届本科每人1万元予以一次性生活补贴。

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入职后,可享受最高70万元的购房补贴、最高3000元/月的租房补贴。

集美区还将继续完善优秀教育人才“引、育、留”办法,为教育发展激活“一池春水”。

在集美区的阶段性目标中,到2023年要基本建成教师培训资源库;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25%以上。到2025年,打造完成20门以上教师培训精品课程,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0%以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