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政协昨举办高校季谈会
2021-10-29 08:26:56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集美政协昨举办高校季谈会 聚焦“一精神三文化” 共商发展金点子 厦门日报讯(记者 应洁)集美是嘉庚故里、百年学村,以嘉庚精神及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为内涵的“一精神三文化”是集美独特的人文基因和城市灵魂,也是集美宝贵的“金字招牌”。不久前闭幕的集美区第九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强“一精神三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昨天上午,围绕推动“一精神三文化”的传承发展,集美区政协召开高校委员季谈会,来自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的高校的委员们聚焦融合城市建设、打造文旅品牌、提升宣传成效等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展现了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和务实作为。 现场,委员们还与集美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旅局等相关部门、机构负责人交流,碰撞出“金点子”。 “文化兴,集美兴,文化强,集美强。大力弘扬‘一精神三文化’,对进一步提升集美城市的文化品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应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力推进“一精神三文化”传承和发展,为建设‘两高两化’示范区铸文化之魂、凝发展之力。” 集美区政协主席胡亚才说。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注入时代精神动力 “一精神三文化”作为集美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文化,如何在新的时代传承发扬?如何让其在学村青年学子中入脑入心? “传承发展‘一精神三文化’,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薛秀军认为,要把集美丰富的红色文化、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等纳入“一精神三文化”的框架之中,“只有注入强劲的时代动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传承发展,并为集美发展不断赋能。” 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新华说,“一精神三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集美应该深度挖掘、整理研究“一精神三文化”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实现“一精神三文化”的本质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打磨优化文艺作品 建议成立相关机构组织 多年来,集美坚持传承弘扬“一精神三文化”,开展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等。 “每年我们学院的毕设,题材涉及‘一精神三文化’的占了三分之一,弘扬嘉庚精神已经成为师生的共识。”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郭肖华认为,“近年来,集美区加大文艺创作的支持力度,交响合唱《嘉庚组歌》、音乐剧《生生不息》等优秀作品涌现。对于这些作品要不断打磨优化、滚动巡演,并设立推广基金,争取把优秀作品推到全市、全省、全国甚至海外,让‘一精神三文化’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多位高校委员不约而同提到,目前集美缺乏机构来组织协调推动“一精神三文化”相关工作。对此,集美区政协表示,将向区委区政府建议成立全区“一精神三文化”传承发展办公室,以便更好地统筹各方资源。 从街路命名等入手 让精神文化融入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集美的城市建设中融入“一精神三文化”,成为不少高校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教授陈旋波认为,“集美可以进一步做好天马山建设规划,形成山海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美景观;在园博苑的闽台院设置华侨华人社区园,复原新加坡牛车水等,呈现华侨文化。”此外,他还建议重新规划集美的街路名称,通过街名、路名彰显“一精神三文化”特色。 “‘一精神三文化’物质化的内容更多地集中在老集美,比如集美学村等。今后在新城区的建设中能否融入这些集美元素?” 在互动环节,有委员抛出这样的提问。“我们会在城市形象设计中多思考如何更有创意地融入‘一精神三文化’的内容,包括公园、雕塑,以及配电箱装饰等小细节。”集美区市政园林局负责人说。 结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推动文旅融合 不久前,省政府批复《厦门市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明确了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也指明了集美学村保护发展的方向。在集美,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传承发展“一精神三文化”的重要课题。对此,委员们也给出了建议。 集美大学保卫处处长董振寿建议开辟“海上游集美”路线,从厦门大桥桥头延伸到集美大桥桥头,串联华大华文学院、集大福东楼、嘉庚纪念馆等,并通过夜景装饰凸显嘉庚建筑的韵味,让游客从特色风格建筑了解“一精神三文化”。 “文创产品是延伸旅游产业链的有效途径,而目前集美有关‘一精神三文化’的文创产品还非常少。” 陈嘉庚纪念馆副馆长贺嘉鸿认为,政府要在掌握文创开发归属权的前提下扩大政企合作、IP授权;并依托集美高校“培养基地”的作用,有目的地培养文创专业人才,让集美成为旅游文创产业人才的摇篮。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