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资讯 > 正文

纪录片《十里长堤》首播 再现厦门海堤建设历史

2021-06-21 13:37:59  作者: 林桂桢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走访亲历者 挖掘海堤建设背后感人故事

据了解,纪录片《十里长堤》深入挖掘海堤建设背后的感人故事、人物细节,也注重展现海堤精神的现代意义,全面展现海堤精神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我们通过影像的艺术形式,把厦门海堤的前世今生、建设历程展现给广大市民和观众。”《十里长堤》导演林新瑜说,两年多来,创作团队多方搜集了大量历史资料,走访了数十位海堤建设者,尽可能全面、真实地还原海堤建设历史,让大家铭记一代城市建设者的奋斗付出,把海堤精神传承下去。

海堤上铺铁轨、海堤开口改造、老海堤上建地铁……60多年来,随着厦门发展变迁,厦门海堤被不断发展利用,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这些在《十里长堤》里也得以一一呈现,展现了厦门海堤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

“无数人民为建设海堤付出了血的代价,但大家为了厦门的发展都没有退缩,创造了‘移山填海’的传奇壮举。”年逾古稀的吴嘉骅老人自厦门海堤筹备建设之初就参与其中,亲历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他盛赞说,《十里长堤》是一部宣传海堤建设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好片子。

分享海堤往事 

重温“移山填海”的峥嵘岁月

首播仪式上,以海堤纪念馆为党史“教室”,以文物资料和纪录片为党史“教材”,海堤建设者、文史专家分享“海堤往事”,重现那一幕幕风雨坚守、日夜鏖战的建设场景,深深感染了在场的青年和学生们。

“海堤是厦门人民用血汗筑成的,1万多名建设者靠肩挑手扛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共有156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吴嘉骅以亲历者视角,动情回忆了气壮山河的海堤建设场景,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带大家重温了那段“移山填海”的峥嵘岁月。

“我们参加海堤建设,就是把青春献给祖国。”原厦门海堤集美施工指挥所技术科工作人员吴冠英老人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我哥哥在我生日的时候买了一张宣传画,叫作‘把青春献给祖国’。我用木头把它钉在宿舍里,每天起来都要看一眼。”

如今,地铁1号线从厦门海堤上疾驰而过,被誉为“最美海景地铁”。厦门轨道集团前期规划部副经理石磊说,在地铁1号线建设过程中,海堤精神给予新时代建设者许多养分:“在困难的情况下,怎么把工程做好、做美,大家从海堤精神里找到了答案。”

“厦门能够发展起来,海堤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作用。”文史专家彭一万说,“移山填海、团结奉献、科学创新、自强不息”的海堤精神,是厦门高速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应该进一步传扬给青少年,世代相传、永续传承。

“闽南大地的青春儿女/用海堤精神/在大海之上书写/海上长城的伟大诗篇……”现场,集美小学的学子们深情朗诵由集美区作家协会理事王骁勇专门创作的诗作《海堤遥想》,致敬海堤建设者们。

【背景】

厦门海堤为何叫“十里长堤”?

厦门海堤包括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曾与武汉长江大桥等一起被称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高集海堤于1953年开工修筑,1955年10月竣工,全长2212米;集杏海堤建成于1956年12月,全长2820米。两条海堤总长5032米,故又称“十里长堤”。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