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资讯 > 正文

厦门集美:点亮特色“夜经济” 聚人气更聚商气

2021-05-17 10:04:19  作者: 应洁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点亮特色“夜经济” 聚人气更聚商气

集美区政协召开高校委员季谈会,为该区打造消费服务业新高地出点子

厦门日报讯(记者 应洁 通讯员 郭妮妮 陈晓珍“建议以厦门北站为中心,在集美打造闽西南游客集散中心”“要以文旅融合的思路,打造集美特色夜间经济”“应有效利用新城地上、地下广场发展街区式商业”……上周五,集美区政协召开高校委员季谈会,来自高校、企业的委员们围绕“加速聚集人气商气,打造消费服务业新高地”建言献策,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碰撞出不少“金点子”。

与会高校委员用心用情为集美谋发展,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和务实作为。近年来,政协高校委员季谈会已经成为推动集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为高校政协委员服务地方发展搭建了常态化的交流平台。

“集美区作为嘉庚精神的发源地和跨岛发展桥头堡,文旅资源丰富,集美新城、软件园三期等都是发展高端消费服务业的优势载体平台。”集美区委书记何东宁表示,区委区政府将认真梳理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快引入“商、养、学”服务业龙头企业,打造高品质商圈和具有引爆点的夜经济项目,构建要素聚集的高端服务产业体系,让市民游客在集美区享受到高端的休闲度假服务。

面向闽西南

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研学培训之都

随着集美新城功能布局的日渐完善优化,几大商业综合体相继投用,集美区消费服务业及相关配套已初具规模,但从集美区整个消费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仍存在总体规模偏小、特色不够明显、旅客过夜率不高等不足。

华侨大学黄安民教授认为,集美的内外交通优势尤为突出,应该依托厦门北站、集美新城等载体,打造厦门市乃至闽西南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吸引流量。他还建议集美区可以进一步深耕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研学旅游资源,包括成立研学协会、打造培训之都等,进一步聚集人气。

“作为跨岛发展战略的先行者,集美新城已建成大量商业空间,包括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厦门图书馆集美新馆、灵玲马戏城、嘉庚剧院、华谊兄弟电影中心、星巢越中心等,为集美区 提升人气商气,打造消费服务业新高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副教授陈意认为,这些优质场馆空间可以进一步创新,比如,通过灯光、置景、多媒体以及AR/VR技术,营造水幕、激光、投影、建筑照明、火焰、烟花、雾森等特效,为游客打造多角度、浸入式文化体验空间的场景化环境。

设“夜间管家”

丰富体验方式

完善服务配套

不少委员都谈到“夜经济”对集美区打造消费服务业新高地的重要意义。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教授王金安提出,集美区可借鉴上海等城市经验,设立城市“夜间管家”即夜间经济服务中心,开放“夜经济”公共服务热线,由各部门轮班驻点、及时协调处理各类问题,打造安全的夜间消费环境。

“刺激夜间消费,一定要有更贴心的服务、更有特色的项目吸引大家延长消费时间,在集美区‘放慢脚步’。”厦门理工学院的李鹏鹏老师说,集美区是高校聚集区,应该重点关注高校学生,量身打造符合年轻人需求的商圈和服务。

“集美龙舟池的夜景美轮美奂,可以说是厦门的招牌夜景,多少学村学子为之倾倒,终生难忘。”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老师陈宏东说,可以把夜游集美学村及周边海岸线打造成一条有特色的精品线路, 为老校友们留住“乡愁”。

集美工业学校高级教师黄莉从完善公共交通和慢行步道等旅游基础设施提出非常有针对性的建议,她认为公交站点、线路设计一定要注意乘客便利度及合理化,“只有人性化的旅游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才能使游客获得良好的体验感,从而吸引客流,不断聚集人气。”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