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资讯 > 正文

厦门集美:政务服务有“数” 营商环境更优

2021-04-28 15:30:51  作者: 应洁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政务服务有“数” 营商环境更优

集美“i企宝”推出一年多来,大大提升惠企惠职便民服务水平

厦门日报讯(记者 应洁本月,由集美区政府和火炬高新区联合出台、面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开始接受年度申报,让企业觉得非常省心的是,此次申报通过集美区创新开发的“i企宝”线上平台即可递交材料、完成审核,实现全程网办,十分方便高效。

以“用户思维”服务企业,以数字化政务服务赋能营商环境建设。在2020年获得营商环境评估全市第一的基础上,今年,集美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聚焦产业发展、办好民生实事,实现营商环境再提升,为集美区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贡献力量。

留厦补贴在线申领

审核发放高效快速

符合条件的工业、软件信息业企业的非厦门籍员工,可获得每人1500元的一次性留厦补贴——今年春节,为响应“留厦过年”号召,集美区重磅推出全市力度最大的留厦补贴政策,真心实意关怀外地员工,未雨绸缪缓解企业“节后用工难”问题。上月底,这项补贴的申请发放工作基本完成,全区共有200多家企业、近3万多名员工享受到这项福利,发放补贴资金近5000万元。

这笔留厦补贴从个人申报、企业初审、部门复核的全过程均依托“i企宝”平台完成,极大缩短了资金发放的周期。集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软件信息科科长谢茗介绍,“i企宝”与人口、社保、就业、商事主体登记、房产等数据实现互通,企业和个人可通过微信端“家住厦门”进入“i企宝”或在集美区人民政府网站“i企宝”页面进行线上申报,提交成功后还可在线查询审核进度。审核部门可从冗杂的纸质材料解脱出来,利用各部门共享的大数据完成信息的校验审核,大大提升了效率。

“我们公司有50多名外地、外籍员工领到了补贴,整个兑现过程比较简单,全程网办无须提交纸质材料,政府方面审核信息和发放补贴也非常高效。”厦门梦加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谭玉坤说。

“公司员工个人提交材料再授权给企业申报,至少减少了经办人70%的工作量。”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整合惠企惠职政策

实现扶持兑现一站式服务

“i企宝”,包含着集美区将企业视作珍宝、用心呵护的寓意。诞生于去年疫情防控最紧张阶段的“i企宝”,是集美区依托走在全市前列的大数据政务管理基础、迅速打造出的疫情防控惠企平台, 第一时间为企业解忧纾困。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该平台进一步升级,整合了全区所有的惠企惠职政策扶持兑现事项,实现扶持兑现“一站式”服务。

“集美区针对企业和个人制定了各类扶持政策,包括发展奖励、房租补贴、生活补贴、装修补贴等,但因政策种类繁多,涉及责任部门广,经常出现兑现资金汇总数据底数不清、申报时人才重复申领的情况。为解决该类问题,我们依托‘i企宝’,利用数据共享、政策结构化和重构业务流程,将区级各类扶持政策逐步整合至统一的系统,助力政策兑现一体化管理,提高惠企惠职便民服务水平。”谢茗说。

“i企宝”的成功运行,是集美区真情服务企业、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副经理廖勇认为,“i企宝”实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互信,在政策兑现上更具润滑度,减轻了企业运营时间成本,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名片】

i企宝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集美区创新推出“i企宝”线上服务平台,为企业量身推出复工备案、员工健康管理、用工数据上报等加强疫情防控的功能,累计服务企业3128家,员工健康管理登记16244条,高效助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常态化后,“i企宝”整合了全区所有的惠企惠职政策、实现政策兑现线上“一站式”服务,已有16份扶持政策可通过“i企宝”实现线上申报,涉及90个扶持事项、11家审批单位,审核金额2.5亿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