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经济 > 正文

厦门经济发展势头好后劲足

2021-04-08 07:26:22  作者: 叶子申  来源: 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市统计局总统计师李薇做客政府网,展望今年经济形势

厦经济发展势头好后劲足

海西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昨天,厦门市统计局总统计师李薇做客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解读《2020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并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互动,分析去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据了解,去年厦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84.02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大关。

“去年,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交出了一份提气的成绩单。”据李薇介绍,去年,厦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84.02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大关,比上年增加388.98亿元;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此外,去年全市GDP增长5.7%,连续两年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位,位居全省第二位,取得8年来最好位次。

厦门经济发展不仅稳健,质量也高。据李薇介绍,去年,厦门以占全省1.4%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省14.5%的GDP、26.2%的财政收入和近50%的外贸进出口。而在产业结构上,三次产业结构为0.4∶39.5∶60.1,第三产业首次突破60%,数字经济活力较强,限上网络零售比上年增长2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工业中高技术产业韧性足,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9.8%,增长8.9%,高于规上工业增幅2.9个百分点。

对2021年厦门经济发展的预判,李薇说:“厦门市经济韧性足、活力强,具有较好的内生发展动力,2021年也有望继续保持和提升。”

从生产看,厦门工业产能恢复较好、基础较为牢固,今年可充分利用好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等机遇,大力推进“三新”经济和高技术行业发展,工业增速有望超过去年。

从投资看,厦门招大引强成效明显,重大重点项目储备较多,新增入库项目增长较快,这些积极的变化,将有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增强2021年全市经济发展的后劲。

从消费看,当前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成为共识,市场持续回暖的态势不会改变,居民消费意愿不断增强,在线消费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消费相关指标加快提升,厦门的消费与进出口情况将进一步好转。“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2021年全市经济将持续改善,经济向上向好势头将进一步增强。”李薇说。

相关新闻

今年厦门规上工业增加值力争增长8%

海西晨报讯(记者 邱乐)前日,2021年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通报了厦门市信息化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情况,以及“十四五”工信事业发展、2021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厦门市工信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工业产值8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力争8%,工业投资450亿元,增长10%,其中技改增长14%。

此外,今年厦门市力争全社会研发(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2019年为2.96%),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00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新增33家,瞪羚企业新增11家,规模翻番的“三高”企业新增196家,上市“三高”企业新增3家。

市工信局将坚定不移地引导和协同企业落实产业链群培育、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三个导向,夯实制造业信息基础设施,强化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以典型应用和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数字化转型,整合资源,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抢抓新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机遇,坚持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统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上新台阶。

公报亮点

经济总量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84.02亿元

就业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6万人

收入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万元;思明、湖里两区均在6万元以上

社保 至去年末,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44.95万人、259.33万人、258.37万人

教育 建成56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新增学位4.3万个;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1484所,学年初招生31.3万人,在校学生102.47万人

医疗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7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8540人,医疗机构实有床位19470张

数据来源:《2020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