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城事 > 正文

在厦台商点赞“农林22条措施”

2021-04-03 08:51:35  作者: 詹文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厦门日报讯(记者 詹文)同安,竹坝芳都观光果园。台商二代谢硕章小心摘下一颗饱满的黄金杨桃,递给记者,“这里纬度跟台湾差不多,温差比较大,种出来的杨桃鲜甜又多汁。来,你吃看看!”当下,正是杨桃采收期,硕果满园。谢硕章说,果园能有今天成绩,离不开大陆政府的支持,“‘农林22条措施’的出台更坚定了我们在大陆发展的信心。” 

前不久,国务院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农林22条措施”),在厦台商台胞纷纷转发点赞。在他们看来,“农林22条措施”能让台胞台企更好地共享大陆农林业高质量发展机遇,未来可期。

“果园能有今天,少不了政府的支持”

20多年前,被称为台湾“杨桃大王”的谢水雄来到厦门,带来潜心钻研40多年培育而成的黄金杨桃,在同安大规模种植。10多年前,谢硕章也追随父亲脚步来到这里,接手杨桃园并探索发展观光果园。如今,谢家果园已达100多亩,种植了2000多株有机灌溉的黄金杨桃。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前来观光果园,体验水果采摘、咖啡烘焙、植物认知等活动的游客络绎不绝。

“果园能有今天,少不了大陆政府的支持。你看,园里这条步道,就是前两年政府扶持修起来的。”谢硕章说,“农林22条措施”提到,鼓励台胞和台企发展乡村特色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等乡村农业,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内容,这为谢家果园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谢硕章表示,他们正打算进一步开发杨桃干、杨桃汁、杨桃蛋糕等农产品加工,把生产跟研学结合,让杨桃园成为大家休闲观光、研学教育的好去处。

“有信心将事业越做越‘好势’”

多年来,不少台商台企瞄准厦门农业林业领域发力,取得不俗业绩,打响了诸多品牌,比如厦门首家四季开放采摘的台湾水果乐园“荣杰园”,最早在厦门专业从事台湾优良种苗引进的企业之一“美格农艺”,扎根鹭岛的金门“鹿王”开创出的精致农场“鹿博士”等。据市台商协会不完全统计,在厦台商台企中,大概有1/5从事或涉及与农业林业领域有关的产业。

台商何伟俊、洪跃彰携手,在厦门集美后溪引进台湾玉女小番茄,如今已规模化种植,一亩年产量5000多斤,供不应求。两人决定扩大种植面积,再种100亩的玉女小番茄,“在增资扩产的关键时期,‘农林22条措施’的出台让我们欣喜不已,其中提到对于台企台农融资、信用担保等方面的具体支持措施和用地方面的同等措施,正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真是‘及时雨’。”

台商汪勋武的新目标,则是将绿色环保农业在厦门落地生根,再开枝散叶到大陆其他地方,“‘农林22条措施’带来的便利,将为绿色生物科技产业注入新能量,我有信心将事业越做越‘好势’。”

许多在厦台胞点赞道,新出台的“农林22条措施”是“定心丸”“助推器”,他们认为一系列措施不仅能帮助他们解决资金等方面的燃眉之急,还将助推他们实现升级发展,前景无限。

“期待政策尽快落地落实”

“新措施涵盖了许多台胞台商最关心的问题,涵盖面广、支持力度大,很贴心、很精准、很实用。”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和许多会员单位一起,第一时间研究了“农林22条措施”,得出的结论是,“(这)将对在大陆发展的台商深耕农林领域带来诸多利好。”

吴家莹说,每一条措施都紧贴基层台胞实际需求,比如土地流转、农业信贷担保、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发行信用类债券、标准互通等方面提供的同等待遇,既能有效解决台胞台企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为大家扩大融资渠道,还从法律层面保护了台胞台企的合法权益。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大陆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吴家莹认为,“农林22条措施”可以说是之前的惠台“31条措施”“26条措施”的延续,将为台胞台企西进大陆发展打造宽松的营商环境,为台胞台企发展乡村特色农业、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台胞台企更好地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推两岸农业交流合作。

“希望这些政策能够尽快在厦门落地落实,我们都很期待。”吴家莹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