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社会 > 正文

3岁女童胳膊脱臼 肇事外教不辞而别离开厦门

2021-03-18 07:50  作者:朱黄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3岁女童胳膊脱臼 肇事外教不辞而别离开厦门

东南网3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3岁的女孩在早教中心上外语课时,被外教老师拽住胳膊做游戏,发生了脱臼。

事后,外教拒绝道歉,且不辞而别离开厦门了,目前已经失联。孩子因此产生心理阴影,让家长烦恼不已。

日前,厦门市民林宇(化名)投诉,“外教肇事后‘跑路’了,早教中心居然说找不到人。”发生教学事故后,外教下落不明,谁来维护孩子和家长的权利? 

3岁女孩摔倒未起身被拽着继续游戏致脱臼

一件小事,却困扰了厦门市民林宇一家人3个月,让全家闹心不已。

2020年,林宇夫妇给女儿朵朵(化名)报名了厦门亲亲袋鼠国际早教中心的课程。去年12月26日,家里人接到早教中心的电话,电话那头孩子哭得声嘶力竭,交流之后才知道孩子在上课时“出事”了。

据亲亲袋鼠国际早教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朵朵是在上外教课时发生脱臼的。

根据视频记录:一位高大的女外教和8名孩子围成了人圈,她的右手牵着朵朵。视频里,这位外教用英语发出口令,带着孩子们冲向“圆心”聚拢,又迅速退回,摆出人圈的最大“周长”。

值得注意的是,视频显示,外教的腰线高于课程中所有孩子的身高,许多孩子跟不上她的节奏。牵着外教右手的朵朵,在游戏中失去重心,坐倒在地。不等朵朵站起来,外教开始了新一轮的行动,拽着朵朵又冲刺了一遍。

等动作完成后,朵朵抬头惊恐地看着外教和自己被拽住的左臂,嘤嘤哭泣起来。

随后,朵朵被送去医院检查,诊断为脱臼。

没有一句“对不起” 外教事发后还失联不见

“接上部位后,医生说以后运动要很小心,担心相同的位置将来会习惯性脱臼。”林宇夫妇忧心忡忡地说。

发生了这样的事,朵朵开始害怕去早教中心上课。“孩子都有心理阴影了,提到培训老师就哭。除了亲亲袋鼠外,她报名的另外两个培训机构的课也没法正常上了,几万块钱的学费全打水漂了。”林宇很难受,他想让外教来安慰孩子,消除心理阴影。

更让他们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有知情的家长告诉他们,肇事的外教离开了早教中心,已经失联。“事情发生后,这个外国人连一句‘对不起’都没对我女儿说过!”林宇愤愤不平。

外教被“吓跑”?早教中心称联系不到人

亲亲袋鼠国际早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家长,目前他们也联系不上这位外教,外教来自南非,自称名叫尤妮丝(Eunice)。对于家长们关心的尤妮丝的教育背景、从业资质等信息,亲亲袋鼠国际早教中心均未公开。

就外教引发的教学事故,近期林宇和记者来到位于金桥路的亲亲袋鼠国际早教中心,向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外教老师是否向培训机构解释过这一教学事故?“这是个意外啊,我们外教老师那么爱孩子,怎么可能伤害孩子?”工作人员说。

事后为什么失联?“她是害怕,她也有孩子要养,她每个月只留几千块吃饭,剩下钱全部给她的孩子。家长提出让她和我们负责,吓得她赶紧就跑,要是我我也跑。”工作人员表示。

“这位非洲外教的英语口音并不标准,但是她很活跃,我们也就当体育课在上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介绍道。

据工作人员介绍,亲亲袋鼠国际早教厦门金桥中心成立于2011年。“我们是直营店,总部在福州。”工作人员说。

针对这起事故,该早教机构表示,将对事故给朵朵带来的影响进行一定补偿,但与家长还未达成一致意见。

发生此类教学事故后,如何监管用人单位,避免类似的纠纷?记者将继续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

律师说法

当外教、聘请外教需什么资质?

长着异域面孔就可以当外教吗?规范培训机构使用外教,法律上有什么要求?

福建典格律师事务所林毅彬律师介绍,“在我国,对于培训、教育机构工作的外教资质有明确的规定。除了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外,必须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和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或具有国际认可的专业教师资格证书,并在福建省人社厅外国专家工作处取得《外国专家证》和由省出入境管理局颁发的《外国人员就业证》,才有资质任教。”

林律师指出,聘请外教的单位也同样需要有资质。“根据有关规定,开展外教服务项目的教育机构必须要向当地外专局进行资质申请,审批成功后还要进行备案登记。同时,‘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的取得并非一劳永逸,必须每年通过外专局的年检,否则均属于非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