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蔡水况前日辞世
2021-02-27 08:32:48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重塑南普陀四大金刚 闭关12年打磨14件精品 漆线雕开启了新征程,蔡水况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1981年,他受托重塑厦门南普陀寺山门的大型雕像四大金刚。对常塑小件的蔡水况而言,这无疑是全新的挑战。他为此造访各地寺庙,广泛搜集资料,仅定稿就花了数月。制作期间,蔡水况不避寒暑,不分昼夜,攻克了许多技术上的难关。1983年,全新的四大金刚亮相,蔡水况的名字在厦门家喻户晓。 然而,就在艺术人生迎来更多关注的日子里,1985年,46岁的蔡水况却从供职的厦门工艺美术厂办理了停薪留职,把自己关家里楼上一间11平方米大小的工作室。他下定决心,要在脑力体力眼力都尚“健康”的岁月里,为所学所知所会的漆线雕艺术做个总结。就这样,蔡水况闭关创作12年,常常一进工作室就待12小时。夏天,工作室热得像蒸笼,倘若再赶上做细线的活,他得把所有窗户都关上,以防细如发丝的漆线乱飘。 从1985年到1996年,蔡水况没有工资收入,生活靠家人全力支持,但他却在这一时期拿出了14件漆线雕精品,成就了创作生涯的高峰。这批作品取材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等经典作品。从创作上看,几乎将漆线雕艺术的全部技艺综合起来。从创意上看,作品的坯体全部运用漆器脱胎技法,这在漆线雕领域是首次。这批作品在业界影响广泛,多次获奖,其中《波月洞悟空降妖》和《还我河山》两件作品被国家征为工艺美术珍品,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 退休出山投身非遗传承 破老规矩收外姓徒弟 荣誉纷至沓来,蔡水况却又换了一种活法。这次,他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主动向人群走去。 “我的身份是个传人,做好传承是我的职业,这远远比赚钱来得重要。”蔡水况曾告诉记者,手艺人不可“守”艺。他开始把大量精力放在教别人如何做漆线雕,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 事实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漆线雕焕发新生后,蔡水况就在厦门工艺美术厂参与过人才培训,培养学徒。2002年,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成立,已退休的蔡水况再度出山参与传承人的培养。他继承父志,不仅打破了家族技艺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还收了外姓徒弟。他还多次走进校园,和孩子们讲述漆线雕的故事。 如今,在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的平台上,蔡氏漆线雕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发展梯队,公司现有厦门漆线雕项目省级非遗传承人4名,一批年轻人才也在成长中。公司董事长张学平说:“对蔡氏漆线雕而言,蔡老是一面旗帜,也是永远的领路人。” 2006年,蔡水况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厦门首个捧起这份荣誉的工艺美术家。2008年,他的作品《哪吒试法》和《龙之魂》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