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同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 让防疫知识深入人心
2021-01-22 12:4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学佳 我来说两句
小小志愿者播报疫情防控倡议。余雪燕 摄 凤山社区女子群防队走街串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余雪燕 摄 东南网1月22日讯(通讯员 余雪燕)悬挂一批宣传标语,宣传车不间断移动宣传,创新运用抖音、美篇等新媒体平台……面对疫情,厦门市同安区依照疫情防控宣传“十有”的要求,不断延伸触角,开展形式多样的分类宣传。“线上+线下”,织牢疫情防控网。随着疫情防控宣传在辖区公园、景区、学校、工业园区、乡村和小区等地广泛覆盖,防疫知识、疫情动态等信息也逐渐深入人心。 创新宣传方法 飒爽女骑手“走街串巷” 社区路况复杂,小巷多,也拦不住防疫志愿者的脚步。连日来,大同街道凤山社区的居民总能见到英姿飒爽的女骑手,带着疫情防控宣传单,在大街小巷里穿梭,一句句暖心的防疫提醒也倍感温馨。 她们是凤山社区女子群防队,在去年抗疫期间就发挥不小作用。如今,在国内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的态势下,她们再次扛起疫情防控的大旗,为居民的健康安全贡献巾帼力量。 “我们社区的许多地方巡逻车开不进去,所以就采用灵活、轻便、好停放的摩托车。”凤山社区党委书记林美玲告诉记者,这样创新的方式,不仅扩大宣传覆盖面,也取得良好效果。 “别看娘子军潇洒,其实很辛苦。”林美玲说,最近天气反复,早晚温差尤其大,好多群防队员没注意,把手背、鼻子和脸颊冻脱皮了,可她们以疫情防控宣传为己任,乐在其中,没有一人叫苦。 在同安,还有不少像“铁骑娘子军”一样因地制宜的创新宣传方式。 针对辖区外来人口多、人口密度大的特点,新民镇用无人机在梧侣社区、乌涂社区、四口圳社区等开展宣传;1月19日,西柯镇小喇叭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成立,志愿者们将携带小型扩音器走遍村居各个角落,将防疫宣传深入基层“毛细血管”,把防疫意识立在居民心头。 创新宣传载体 防疫信息一手掌握 “戴口罩不聚集”几个汉字,在志愿者的手下妙笔生花,防控疫情的志愿者形象跃然纸上。昨日,同安区新民镇发布了以“戴口罩 不聚集”为主题的创意漫画短视频,短短时间内就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获得不少点赞。据了解,这段视频由艺术工作者、新民镇志愿者徐嘉翔创作。新颖的形式,突出的主题,让这段不到30秒的作品被广泛转发,有效增强疫情防控宣传的影响力。 “尊敬的市民朋友,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确保大家安心、舒心、开心过年,特提出如下倡议:一、红白喜事一律缓办……”昨日下午5点,西池社区尚美花城的先锋之声广播准时响起。小小志愿者罗鸿昊和林妍姗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开始了疫情防控公益广播。 罗鸿昊告诉记者,他已参与公益广播一个多月了,趁着放假,时间更充裕,他还会跟着大志愿者们到附近商圈发传单、做劝导。“虽然我只有十岁,但也能为社区、为抗击疫情出力。”罗鸿昊说,在“线上”做防疫宣传,不仅让他学到更多知识,也带动身边小伙伴和家长成为疫情防控的践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除广播、短视频外,同安区还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不断夯实传播矩阵,跟进报道疫情防控工作动态,进一步拓展疫情防控宣传的覆盖面。 同安疫情防控宣传“十有” 1、有悬挂一批宣传标语、口号 2、有发放《致村(居)民的一封信》 3、有张贴一批宣传海报 4、有利用宣传车不间断移动宣传 5、有通过村村响广播、小喇叭播放宣传音频 6、有通过LED屏、楼宇电视刊播宣传标语、海报、视频 7、有组织志愿者广泛宣传劝导 8、有组织文艺轻骑兵开展文艺宣传 9、有创新抖音、美篇等新媒体宣传 10、有发动村(居)民全面参与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