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 守护嘉庚故里高颜值
2021-01-21 15:19:14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精细化管理 守护嘉庚故里高颜值 集美区城管局重拳整治市容乱象,为百姓营造宜居环境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田成群)市容环境卫生,是一座城市的“脸面”。在集美区委区政府指导下,集美区城管局重拳出击,对占道经营、工地扬尘污染、“门前三包”和垃圾分类落实不到位等市容乱象开展严格整治,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守护嘉庚故里的高颜值。 值得一提的是,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集美区城管局的管理服务越来越充满人文关怀。这点从其合理设置“摊规点”、实现市容整治与民生“双赢”,科学治理夜间噪音污染,在保障群众健身权利的同时还大家安静舒适生活环境等举措,就可见一斑。 云上监管 实时掌握市容情况 辖区有无流动摊贩?沿街店面“门前三包”落实到位了吗?工地是否有扬尘污染?在集美区,通过高清摄像头就能对上述情况一览无余。日前,集美区城管局在辖区“上新”了92个监控摄像头,组成一支全天在线的视频巡查队伍,对市容情况开展“云上监管”。 据介绍,集美区城市管理局各中队根据属地管辖原则,对这92个高空摄像头进行专人值守,实时掌握市容秩序情况。一旦发现占道经营、焚烧垃圾、工地扬尘、“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立即固定违法证据,并派出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置。 借助科技力量,这种“非接触式”的执法方式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的作用愈发凸显。据了解,辖区多起共享电动车乱停放问题通过摄像头“巡查”被发现,并得到及时纠正。 科学引导 治理夜间噪音污染 “这两个月,跳广场舞的声音小了许多,我们家小孩终于可以静心写作业了。”最近,集美街道的居民们发现,家附近的敬贤公园、陈嘉庚纪念馆门前的小广场夜间普遍安静了下来。 而在四个月之前,这两个地方还是夜间噪音投诉的热点——每当夜幕降临,就有成群结队的大爷大妈带着音响来此跳舞,此起彼伏的乐声,使得周边居民苦不堪言。最严重的时候,集美中队每天晚上要接到四五起噪音投诉。 “休闲健身是市民的正常需求,我们在保障他们的正当权利时,要进行科学引导。”集美区城管局副局长江峰介绍,为解决噪音扰民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去年9月,该局以集美街道的敬贤公园、陈嘉庚纪念馆门前的小广场为试点,开展广场舞噪音综合整治。 集美中队中队长岑柯烈介绍,中队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两个点位及周边居住区进行噪音科学检测,现场指导广场舞爱好者在指定位置放置音响设备,限时跳舞,并将音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在“限区域、限时段、限音量”管控的同时,集美中队采取定点、定时、定人监管以及不定时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执法检查,还群众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设“摊规点” 无序占道变有序经营 “有了固定的经营点,我们再也不用跟城管打‘游击战’了。”侨英街道霞梧步行街上,近百个制式摊车有序排开,有专人负责保洁,经营环境好了,生意也跟着兴旺起来,许多摊主对目前的经营状况十分满意。 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许多流动摊贩通过这些“摊规点”经营,实现了稳定收入。去年5月,侨英中队根据群众需要,联合侨英街道在滨水社区、五月花小区、平阳里小区、万科云城、霞梧广场分别设置了“摊规点”,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同时,也保留了温馨的烟火气。 “我们制作了统一的小摊车,并划定停放区域。摊贩申请后入驻,按照蔬菜、水果、海鲜、服装等类别分区经营,并且要按照指定的时间经营。”侨英中队副中队长王忠祥说,“摊规点”实行精细化管理,中队每天安排专人定点、定时巡查,检查摊主是否规范经营、摊位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从“随心所欲”变“定时定点”,从无序占道到有序经营,昔日占道经营的“重灾区”变成充满人间烟火的区域,环境焕然一新。 强化部门联动 齐抓共管落实垃分 “xx酒店垃圾分类不到位,请到现场督促整改。”在集美街道垃圾分类联合工作群里,来自环卫站的消息刚发出,集美中队第一时间派出人员到现场执法,不到半小时就发回了反馈信息:“已进行宣传教育,并督促其整改完毕。” 这是城管部门与镇街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典型范例。去年10月,集美区城市管理局出台《关于建立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机制》,推动各中队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有检查、有督导、有落实,其中就要求各中队主动与镇街环卫等相关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扩大执法影响力和震慑作用。 据了解,集美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积极与区考评委、区垃分办合作,全面摸清辖区督导点、转运点位置,以及垃圾分类工作较差的点位和盲区。在此基础上,各中队结合每日市容巡查,加强对辖区尤其是重点区域的巡查执法,并与镇街环卫站联手,采取每日巡查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方式,进行动态检查,提高执法频次,齐抓共管,真正把垃圾分类落实到位。 重拳治理扬尘 还群众一片“蓝天” 夜深了,一辆渣土车悄悄摸黑上路,一边行驶一边把渣土撒在路面上。但很快,它就栽了——1月5日凌晨1点40分,北站中队在孙坂路港头村将其一举查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项目开工建设,随之带来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扬尘污染及渣土车运输等问题也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些问题,集美区城管局专门制定《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开展扬尘管控。 工地是否有围挡?喷雾水炮是否正常使用?渣土车出工地前是否净路了?《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对工地文明施工检查内容进行细化,指导各中队采取每日巡查与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巡查。对于投诉较多、通报批评较差、扬尘污染较重的工地,则约谈相关负责人,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整改。集美区城管局还主动与区生态环境局、区建设局、区城管办建立协调合作机制,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此外,在各个土头倾倒高发区域,集美区城管局设置了警示牌、围挡,并安装远程监控,采取技术手段查污染源头,不断倒逼建筑工地落实雾炮降尘、绿布覆盖、车辆冲洗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网格化全天候监管 向市容“顽疾”开刀 侨英街道工厂多、外来人口密集,辖区诸如浒井、叶厝、孙厝、凤安社区等村改居社区,仍有大量城乡接合部,存在占道经营、跨店经营、“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乱张贴、乱悬挂、乱堆放等市容乱象。 侨英中队积极向上述市容“顽疾”开刀,队员们纷纷走上街头,向商家发放《致辖区临街各单位和门店业主的一封信》,耐心细致地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引导他们做好“门前三包”。对于屡教不改者,则采取“一次警告、二次处罚”的措施。 此外,侨英中队联合侨英街道、集美城发环卫、市政园林、交警等部门,对违规店招、乱悬挂、乱堆放、乱停车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并采取日常巡查整治和定点执勤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各路段的巡查管控,有效改善了辖区市容市貌。 “我们实行网格化科学管理,小到每一条路、每一户商家,都细化到网格、落实责任到人。”王忠祥介绍,中队的执法力量分成定点组、夜市组、机动组等,实现早、中、晚巡查无缝对接、24小时全天候监管,防止市容乱象回潮。 【链接】 新增“两违”趋近于零 去年处置129万平方米 2020年,集美区城管局强化对新增“两违”的管控,新增“两违”正逐步趋近于零,历史存量违建逐步减少。2020年累计录入省“两违”系统违建共367起,腾出土地面积约472万平方米,处置面积约129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年度80万平方米目标任务的161.3%。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