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厦门公共就业满意度全国最高分的背后
2020-11-23 12:56:37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让更多人端上“好饭碗” ——2019年厦门公共就业满意度全国最高分的背后 东南网11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施辰静)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通报2019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在全国160个监测城市中,厦门市细分监测领域里的“公共就业”满意度得分90.15分,全国最高。与此同时,深圳等一些曾经被厦门列为对标的国内先进城市都组团到厦取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强化就业保障服务,主动对接企业收集用工需求,推进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聚焦重点群体,加强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就业服务,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行动……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陆续出台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不断创新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让更多劳动者不仅“好就业”,还要“就好业”。 截至8月底,厦门全市登记用工企业18.47万家,在职职工242.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8%,在年度控制目标4%以内,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立体施策 重点发力 今年9月,厦门特宝生物及全资子公司厦门伯赛基因转录技术有限公司收到一笔692.59万元的补助款。这是企业因稳岗补贴、企业研发补助等累计获得的政府补助。 “企业是就业的源头,企业发展得好,百姓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牢。”厦门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疫情压力之下,厦门自2月起就连续多次发布10多项扶助政策,真金白银用于扶持企业,稳岗稳就业。截至8月底,共计发放各类援企稳岗补贴90多亿元。 把保障居民就业与支持实体经济、扶持企业发展相结合,是厦门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的根本法宝。长期以来,厦门始终从企业用工、引进人才、稳岗援企、技能培训、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减降成本、招商引资等方面立体施策,稳住就业岗位基本盘,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新“饭碗”。 立体施策的同时,厦门也围绕重点群体精准发力。 10月22日—24日,厦门专场引才推介会和企业专场招聘会首次携手走进东南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向在校大学生抛出“橄榄枝”。这是厦门市下半年“百城千校万人”引才活动赴外开展的首场线下宣讲推介会。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厦门成立了22个部门参加的厦门市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开展“30万院校毕业生招聘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并与201家院校签订就业合作协议。同时,出台涉及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困难帮扶等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并建立导师团队指导帮扶毕业生创业。截至8月底,厦门今年吸纳安置高校毕业生50153人,完成年度目标83.6%。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和特点,厦门逐步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群体全覆盖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以精准施策促精准就业。据介绍,近年来厦门市制定采用税收优惠、职业培训补贴直补企业等财税扶持政策,拓宽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以政策创新引领就业创业。 据统计,厦门全市349个社区,83.7%达到充分就业社区,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45个、市级292个。 巧搭平台 优化服务 “人事部门刚通知我,要给我换新岗位,有点紧张、激动!”上周六,海沧小伙子庄哲鑫抽空给海沧区嵩屿街道劳动保障所负责人蓝毅娟打电话汇报近况。 庄哲鑫学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未找到专业对口岗位,便回家帮父母打理生意。通过厦门市人社局打造的“精准就业帮扶平台”系统,海沧区人社部门发现了他赋闲在家的信息。今年3月,通过系统自动精准匹配,庄哲鑫被推荐给厦门通富微电有限公司。 这种精准就业服务模式,源自厦门市人社部门近年来逐步建立推广的“112”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即对辖区的每名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每年至少上门走访1次,至少提供1种职业技能培训,至少进行2次岗位推荐。除了走访入户、精确了解辖区失业人员数量及其基本情况、就业意向、培训意愿等外,还逐一走访辖区用工企业,了解收集企业用工需求,为精准就业服务提供岗位资源,并按20%的比例随机抽查确认真实性。同时,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移动应用的智慧平台系统,通过平台实现企业招聘和个人求职信息自动匹配。 搭好平台、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正是厦门保障居民就业、提升就业满意度的第二法宝。 近年来,厦门持续创新公共就业管理服务机制,打造市、区、街镇、社区四级联通的综合服务平台,每天在线监测全市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并实现就业扶持政策的网上申请、网上审核以及办理进度、办理结果的实时查询。同时,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开展跨部门的数据比对分析,科学分析用工形势。 截至8月底,今年共向求职人员累计推送岗位信息6.12万人次,厦门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52场,4396家次企业参加,提供岗位1.8万个次;组织56家次重点企业赴遵义、黔南等10地接工。 善用保险 兜底保障 能顾家,又能有3000多元的月收入,湖里区金安社区居民康伶俐对眼前的生活感到很知足。身为家庭主妇,康伶俐学历不高,也无一技之长,希望利用闲暇时间就近打工,贴补家用。参加了社区组织的育婴师培训后,她如愿在附近的幼儿园当了一名保育员。 而在小区申报报刊亭的全职太太陈晨则被认定属于灵活就业,可以享受每月700元左右的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和每年1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为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兜底保障,是厦门市稳就业的第三法宝。据介绍,厦门持续强化政策服务供给,一方面鼓励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另一方面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同时对自主创业的困难人群,扩大创业扶持政策受益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延长补贴年限和降低政策享受门槛。今年初以来,共有11家用人单位招用568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性补贴480.6万元;26927名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获得社保补贴9278.8万元。 与此同时,厦门还发挥失业保险扩面扩围兜底保障作用,及时落实困难下岗失业人员临时生活补助。厦门市还积极探索推行“分类培训”制度,居民就业、企业用工需要什么培训,就办什么班,培训结束前组织相关用工企业、劳务派遣公司到培训班进行推介招聘,尽量实现结业即就业。 厦门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厦门市人社部门将继续做好落地落实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拓展政策知晓度和申办便利度,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同时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增收帮扶力度。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