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资讯 > 正文

厦门集美:产业先行 扶贫工厂撑起“新天地”

2020-10-16 07:27:24  作者: 崔易  来源: 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产业先行 扶贫工厂撑起“新天地”

海西晨报讯(记者 崔易 见习记者 陆嘉慧 通讯员 郭妮妮穿行在连绵不断的山沟之间,目的地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看似近在眼前,实则曲折难行。沿着盘山路抵达海拔2200米,满目沟壑纵横,峭壁陡立。脱贫攻坚之战,犹如“滚石上山”。

2020年2月,在集美、和政两区(县)及其他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和政县正式退出贫困县,顺利完成脱贫摘帽。同时,集美区两度荣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集美区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助力和政县巩固脱贫摘帽成效,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致力于形成产业、就业和社会事业“三业联动”,让“和美故事”更加精彩。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一盘大棋,经过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已从最初的单方面“输血”,开创出东西部互利共赢的局面。

2018年11月,吉美包袋有限公司在和政县正式投产,这是在集美区挂职干部的牵线下,厦门从泉州招商引进并第一家购地建厂的东部民企。一年后,吉美包袋建设的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

跨越2000公里到和政县办厂,吉美包袋有自己的“生意经”。生产部经理陈为来算了一笔账,建厂扩产至今,和政吉美包袋厂年产值没变少,用工成本却降低了。他告诉记者,不到一年时间,厂里的工人已从最初的90人增长至237人,不仅招工更容易了,人员流动性也小了。“不少泉州轻工企业来实地考察过,有意来和政投资。”他透露。

吉美包袋所在的片区正是和政县的“黄金经济圈”,也是集美区对和政县产业扶贫的核心地带。在和政县,集美区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探索打造出“产业园区+扶贫工厂+扶贫车间”模式,按照“和政所需、集美所能、协作见效”的原则,精准对接、深化协作,为和政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在距离吉美包袋不到一公里的集和兴东西协作产业园里,一场现代农业变革正在上演。负责园区建设的临夏州集和兴产业园总经理吴世欣说,集和兴东西协作产业园总投资2.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目前完成一期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经过集美区挂职工作组的努力,产业园已同步招商引进夏润高原农业等5家东部企业进驻,预计一期全部投产后可新增近千个就业岗位,“筑巢引凤”成效显著。

产业园配套了员工食堂、周末学堂等,在满足员工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邀请厦门支医支教人才开展普通话教学、技能、卫生保健、法律法规等培训,丰富了园区员工的闲暇生活。

在首批入驻的夏润高原农业公司的加工车间内,员工们在对赤松茸进行挑拣、清洗、切片、烘干、包装等,一片忙碌景象。1500亩种植基地、高标准厂房、车间式生产、商业品牌注册、销往北上广市场……种了大半辈子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的和政县农民看到了年利润高达3000万元的赤松茸品牌价值,现代农业的概念在他们心里萌芽。

“和政县高寒湿冷,4月份之后种植赤松茸在福建是反季,在这里是正季。”夏润高原农业公司总经理黄雄越说,在和政县发展菌菇类现代农业降低了种植成本,成就了高利润,他来这里后一下子注册了“塞上仙姑”“和仙菇”两个品牌。

除夏润公司外,集美区还为和政县引进种植1000余亩高原夏菜的传田农业种植基地。

现代农业种植基地项目的落地推进,打开了产业精准对接新局面。以产业融合的思路,挖掘农业产业的潜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产业兴旺带动经济提质增效,援建的3家工业产业园区、两家东部现代农业生产基地、5家标杆企业、21家扶贫车间初步打造出“3+2”“5+21”的东西部产业协作格局。

如今,在集美区“区长直播”、乡村振兴协作交易平台、线上爱心屋等渠道也能买到和政县的农特产品。今年6月,和政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两个线下专营店也在厦门开业,赤松茸、啤特果汁、羊肉等和政县农特产品被端上了厦门市民的餐桌。

就业脱贫

开启勤劳致富“新起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集美区在和政县为有劳动能力、有发展产业条件的贫困群众提供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阔舞台。和政县属于中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十几年来,集美区东西协作对口扶贫开花结果,改变了这里的面貌,也改变了这里的人。

原本下山要两个小时、一到下雨就停课的三坪村,如今有了“15分钟生活圈”,工作、就医、上学、运动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都能得到满足。这便是集美区多年来对口帮扶和政县的一个生动案例。

在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扶贫工厂落地扎根的同时,集美区挂职工作组还积极推进扶贫车间进村布点,采取国企投资建设、委托民企运营的合作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集美区共援建扶贫车间21家,吸纳616名贫困户就业。

在和政县新营镇三坪村的扶贫车间里,一笔户外劳保包袋加工的新订单到了,女工们在缝纫机前忙碌起来。39岁的马咱力克在手工车间里熟练地给包袋“车边”,聊起近几年的生活,她满足的笑容藏不住。“我们家在养殖小区还有6头牛,去年一年分红5000元。”2016年搬到山下安置点后,马咱力克六口之家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现在想给孩子们买点肉和鸡蛋,随时都能办到。”

“留得住,稳得住,能致富。”新营镇副镇长买振华说,自从易地搬迁点建起了扶贫车间,原本留守在家的婶子们、姑娘们在家门口有了一份营生,上班、顾家两不误。

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在集美区的帮助下,三坪村“孵出”了金蛋。2018年,运用集美区280万元帮扶资金,三坪村86户贫困户的房顶装上了4千瓦光伏发电板,还建成了总装机容量为344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一座,并入国家电网发电,收入的80%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2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此外,在集美区的援助下,三坪村建成“富民养殖小区”并成立合作社,发展规模养殖。目前,养殖小区牛存栏120头、出栏牛130头,为贫困户分红22万余元。

闲置的屋顶可以赚钱,牛羊有人养还能分钱。2019年,三坪村实现整村脱贫,集美区为三坪村居民带去的不仅是资金,更带去了积极探索多样发展的新思路。

文教交流

真情帮扶传承“嘉庚精神”

“我们幼儿园为什么叫嘉庚幼儿园?是因为有一位叫作陈嘉庚的老爷爷,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用来办学校。”这是和政县嘉庚实验幼儿园开学第一课上的一幕。

位于和政县嘉庚路1号的嘉庚实验幼儿园,是集美区对口帮扶和政县教育扶贫的重点项目。2016年集美区投资500万元,援建这一幼儿园,并引进先进的办园理念和幼教模式,不仅为片区近350名幼儿提供了优质的学前教育,也有效带动提升了和政县的幼教水平。

园长张秀梅告诉记者,嘉庚实验幼儿园开学以来,与集美区实验幼儿园开展共建,每学期都有支教老师到这里开展教研活动,还通过线上交流方式进行教学研讨,前不久集美区师生还为嘉庚幼儿园捐赠了2000余册图书。

自2016年以来,集美区不断加大教育扶贫资金投入,共投入教育扶贫资金2100多万元,参与实施了嘉庚实验幼儿园、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两地累计互派教育专业技术骨干862名,培训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人次,有效助推了和政县教育事业的发展。9月24日,李家山鹭岛小学在和政县罗家集镇正式竣工启用。

“嘉庚”“鹭岛”“集美”……这些“厦门元素”逐渐成为和政县百姓耳熟能详的名词。其中嘉庚路是临夏州第一条以东部元素命名的道路,这不仅是西部和政县对集美区援建的认同,更凝聚着集美区挂职干部接力扶贫的一番心血。“在集美,嘉庚精神无处不在,作为东部挂职干部,要身体力行弘扬嘉庚精神,在援建项目中彰显厦门元素,更好融入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国家战略中。”在和政县挂职常委、副县长的陈各辉特别有感触。

此外,集美与和政两地联合制作的主题微电影《山下有新天》成品于近期进行了首播。影片以集美区、和政县落实东西部对口帮扶工作为蓝本,从两个平凡人物的故事开始,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展现在集美区的倾情倾力帮扶协作下,和政县脱贫攻坚的生动历程。集美区与和政县两地的融媒体中心也进行了签约共建,开设《集美和政时间》《和政集美时间》电视专栏,以新闻报道方式,全方位展示集美、和政两地在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成果。

延伸阅读

山海协作谱写新篇 孕育高新产业集群

除了2000公里外的和政县,集美区还与相距300公里的清流县山海协作、对口帮扶。

两地结为“亲戚”已有8个年头,8年多来,在两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集美区与清流县发挥各自优势,紧密对接、携手共进,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产业对接、提升帮扶效益,谱写了山海协作新篇章。

今年8月份,入驻集美(清流)共建产业园的伊科电子公司正式投产。该项目由集美区引进,总投资约2.2亿元,是从事环保节能电源及磁性元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占地面积100亩的集美(清流)共建产业园是山海协作的重要成果。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入驻7家企业,一期厂房使用率达80%,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300余人,实现工业总产值近1亿元。

“未来,这里将孕育出清流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地方发展添筹加码。”清流县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集美区乡村振兴协作交易中心,来自清流县的板鸭、豆腐皮等特色农产品深受集美居民的喜爱。截至目前,交易中心累计上线清流农产品79种,销售(含预订)清流农产品金额达147万元。

疫情防控期间,清流县鲜切花市场滞销严重,集美区相关部门发出“同舟共济抗疫情、爱心助农渡难关”的倡议,为清流鲜切花销售打开市场,助力花农增收。

今年以来,集美区专项安排2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援清流县扶贫工作用于该县产业、教育、贫困村村财增收、老区村容村貌改造提升、集美(清流)产业园区共建项目等。

(记者 崔易 通讯员 郭妮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