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奋进集美 > 集美报 > 正文

集美区全面开展排查整治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2020-08-05 15:40:09  作者: 冯立东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全面开展排查整治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集美区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对标对表,补短板、增实效,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志愿者开展交通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区委文明办供图).jpg

图:志愿者开展安全志愿服务活动。

7月30日,在集美区领导黄颖、林声群带队下,区委文明办、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集美交警大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来到辖区白泉市场和灌口市场等地,督查文明创建落实情况,指导环境卫生管理、交通秩序整治、公益宣传设置等工作。

其实自厦门市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后,集美区积极细化工作任务,主动突出问题导向,开展了一系列以治理城市“顽疾”、提升城区品位、营造文明氛围为主的专项行动,对市容环境卫生、交通停车秩序、社区创建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坚整治。各镇街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志愿者的先锋作用,对小区及周边环境进行“地毯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抓实抓细,让市民真正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深入动员发动 全民参与文明创建

如今,无论走在大街小巷,还是走进社区单位,都能看到各种有关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品,环境整洁、秩序井然。为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围,集美区积极下发宣传资料,强化入户宣传,倡导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入小区、入家庭,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倡议书发到居民手中,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

在小学门口护送学生安全过马路,在交通路口督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在集美随处可见的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做志愿服务……集美区激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组建各类居民参与的公共服务队,积极开展以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劝导、宣传引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贴心的服务,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文明于心,礼让于行,驾车遇到斑马线请减速慢行。”辖区居民经常会收到这样的温馨短信提醒。集美区通过主次干道宣传栏、交通路口、宣传橱窗、微信公众号、微博、电子显示屏、公交车站台、工地围挡等宣传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公筷公勺”“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的公益广告宣传,号召更多居民从自身做起,提高文明意识,倡导文明行为。各文明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积极开展慰问医护人员家属、爱心助农、慰问环卫工人、社区敬老爱老、关爱特殊儿童等志愿服务,宣传绿色、文明理念,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创建。

瞄准“痛点”“难点” 建立长效机制

自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集美区深入一线,瞄准“痛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弱项、补短板,落实整改,形成上下齐心、条线协同、政企联动的综合整治运行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创造优美人居环境。

农贸市场一直是文明城市创建中的重点和难点。连日来,集美区市场监管、城管等多部门通过综合执法方式,将灌口农贸市场管理的“难点”变成了“亮点”。他们给经营户划定“临时摊位”,设置准入门槛,加强道路巡查监管,这样的管理赢得了经营户和市民们的一致好评,市民们纷纷表示,通过整治,现在菜市场的环境越来越好,乱停乱放的不良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买菜也更加方便、舒心。

灌口农贸市场的整治只是集美区推进文明创建的一个缩影。以此为经验,集美区规范农贸市场、专业市场整治管理模式,实行市场主体单位“定人、定时、定责”制,严格对照文明创建检查标准,逐条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相关责任部门持续跟踪整改情况,强化责任意识和属地管理。

集美区加大背街小巷、主次干道清扫力度,实施全天候保洁,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对重点路段集中整治,清理卫生死角。机关工作人员、志愿者、网格员深入社区,加强对居民小区、沿街商户、大型超市、网吧、建筑工地等场所的日常监督,切实做到每日一巡,杜绝乱泼乱倒、乱贴乱画、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等现象。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集美区共出动近万人次,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对标对表逐项检查、整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速提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文/记者 冯立东 图/区委文明办 提供 来源:集美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