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经济 > 正文

厦门:规上制造业企业最高奖励百万元

2020-05-29 08:08:56  作者: 李晓平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市工信局多领域促进厦门工业企业复产达产

规上制造业企业最高奖励百万元

用电增量奖励

●对2020年二季度工业总产值不低于5000万元,且现价同比增长7%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按企业季度用电增量给予每千瓦时0.05元奖励;

●对2020年二季度新投产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制造业企业,按季度用电量给予每千瓦时0.02元奖励。

重点项目采购

●市属国有企业投资和代建的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建材、机械装备、石化等行业重点生产企业的产品。

企业用工保障

●鼓励厦门企业招用本市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支持企业通过“用工调剂”方式解决缺工问题;

●鼓励本市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登记人员、市外省内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人员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厦门重点企业务工。

厦门日报讯(记者 李晓平)昨日,市工信局发布《关于促进厦门工业企业复产达产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推动企业增产增效、开拓市场,加强用工保障和金融支持等领域,拿出真金白银,为厦门工业企业复产达产再加码加力。

  鼓励企业加快生产 

  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通知》明确,对2020年二季度工业总产值不低于5000万元,且现价同比增长7%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按企业季度用电增量给予每千瓦时0.05元奖励;对2020年二季度新投产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制造业企业,按季度用电量给予每千瓦时0.02元奖励。产值和用电量分别以统计、供电部门核定数据为准。这些措施中,单家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市工信局实施2020年开拓国内市场专项计划,通过“政府引导、协会搭台、企业唱戏”的三方互动,开展产品推介、协作配套、产能对接等“手拉手”活动,促进厦门企业产品销售。发挥厦门国有供应链企业渠道和客户资源优势,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诉求,以定制化、订单化等方式为企业提供采购和销售等综合服务,促进厦门工业企业专注生产与研发,切实提升产业链效率。

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投资和代建的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尽快复产满产,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建材、机械装备、石化等行业重点生产企业的产品,切实发挥建设项目带动支持本地工业企业发展的积极效应。

  加强企业用工保障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加强企业用工保障方面,《通知》指出,要拓宽引工用工渠道,一方面鼓励厦门企业招用本市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支持企业通过“用工调剂”方式解决缺工问题;另一方面,鼓励本市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登记人员、市外省内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人员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厦门重点企业务工。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知》明确,扩大无还本续贷产品适用范围,由小微企业扩大至中型企业,提高审批效率。积极运用政府应急还贷资金加快续贷操作,并向受疫情影响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倾斜,扩大应急还贷服务适用的业务品种、扩大应急还贷服务的合作机构、简化申请材料及提高联审效率。加强资本市场服务,有效利用厦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纾困专项基金,纾解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

对国家、省、市重点保障企业取消资产抵押、质押反担保要求,并以原正常收取的担保费为基准,减半收取新增及延保、续保业务的担保费。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采取增加担保额度、延保、续保等方式做好配套担保服务,并适当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率。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担保费不得高于原正常收取担保费的70%。对确实无还款能力的小微企业,政府性担保公司及时履行代偿义务,视疫情影响情况适当延长追偿时限,延长时间不低于90天;符合核销条件的,按规定核销代偿损失。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经营困难企业的已有贷款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予以展期、续贷。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困难企业在无其他负面信息、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担保条件不弱化的情况下,经企业提出申请后,可给予展期一定期限,并简化贷款展期手续。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外贸等行业的小微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发生的30万元及以上新发放(含展期)银行贷款,市财政安排适当的贴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