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26条措施”实施细则助力台企高质量复产
2020-05-17 01:00:05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东南网5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文洁)“疫情帮我们淘汰了一些可能原本已经没有前进的客户。” 来自台湾基隆的厦门正旸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可琪表示,这一段时间虽然大家脚步放慢了,但更多的企业都在“练内功”,客户更注重品质,所以对一些新技术更会接受。也因此,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他们业绩逆势增长。 在疫情防控的“下半场”,不少厦门台企抓住大陆经济发展机遇,在厦门“惠台26条”实施细则助力下高质量复产。 国台办、国家发改委去年11月4日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26条措施”),厦门今年4月中旬发布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政策的申报、办理程序。 “惠台26条”中规定,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共同促进两岸标准互联互通。“厦门在两岸行业标准互联互通上,一直都是先行先试。”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振良介绍,早在2011年7月,厦门就成为商务部和国台办在全国设立的首批“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之一。这之后,包括探讨建立两岸相关标准衔接,推动两岸食品冷链物流系列标准发布实施等工作,都得到了有效落实。尤其是协同台籍专家共同制作的厦门市食品冷链物流系列标准,近期更提升为“国标”。 厦门正旸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台商宋可琪,从台湾标准的引进,到标准的制定,再到最后的落地、实施和拓展,都参与其中。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旸物流2009年于厦门成立,因应台商西进,服务客户从工业高科技到食品,跨度比较大,如今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物流体。这一切离不开两岸行业标准的互联互通。“在很多行业,两岸统一标准对企业来说,越多越好,这样可以让企业落地更容易,人才引进也更容易。”宋可琪表示,如今他们不仅服务台湾中小企业,像天虹、新华都等大陆企业也都是客户。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